春节网购"闹心"指数翻倍 沪消保委:部分企业"太任性"

16.02.2016  20:07

图片说明:网络资料图

  生怕收不到货,所以节前一个星期前订购,却还是“不出意外”地没收到商品;商品介绍里明明未写“限购”,下了订单却被告知无法结账;更有甚者,订了“年货”非但收不到,还天天被商家电话短信“轮番轰炸”要求取消订单……一件件奇葩事,一幕幕“悲情剧”,在春节假期里不断上演,令消费者凉透了心。“在节日里网购,风险系数‘加倍’,比平时更‘闹心’!

   付款方知有限购

  2月7日,白小姐在苏宁易购上看到自己使用的某品牌面膜正在上演“年终大促”。“1块钱一片面膜,还不限购,格算!”白小姐兴冲冲地火速“抢购”了50余片,当她刚准备点击“确认订单”,网站却弹出提示,称购买的商品过多,需要到网站的企业频道‘注册’,才能继续购物。”可白小姐照办后,还是无法正常下单。她当即联系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白小姐可能购买了过多的面膜,而该商品是“限购”的。

  “可最初购买时,网站上并无任何‘限购’字样。”记者从白小姐提供的截图上证实了这一点。记者昨日联系苏宁易购,客服人员表示将尽快核实后给予答复。

   款不退全催数天

  网购部分商品缺货,已是“额头碰到了天花板”,部分退款时却因金额不对,消费者“急煞人”,商家却“笃悠悠”。

  黄小姐2月4日在百联e城网上商城购买了50多元的年货。付款后不久,她接到客服工作人员来电,称部分商品“卖完了”。黄小姐要求做部分退款处理,然而13.8元的退款她只收到了8.3元。持续3天的“电话拉锯战”,令黄小姐精疲力竭,却至今收不到差价。“大过年的,就为这点事折腾不停。难道核实一个价格,需要一个春节的时间?”黄小姐直言,3天内打了商家数十个电话,始终只换来一句“再核实”。“如此售后服务,真是闻所未闻。

  百联方面告诉记者,会调查此事。至于为何处理周期如此之长,客服人员闪烁其词,语焉不详。

   订购年货玩失踪

  “都快过完年了,年货还不知道在哪里‘飞’?!”2月3日,吴先生在飞牛网上订购了一箱年货,大半个月过去了,却连个影子都没有。“即使送来了,熟食之类的还能吃么?

  记者联系飞牛网,可网站至今拿不出个确切的说法来。

   强行送货强行退

  别以为只有国内企业会出幺蛾子,堂堂微软也“由着性子”来做事。市民易先生节前订购了一台sur-facebook,要求节后发货,得到了确认。谁知卖家2月5日依然发货,由于家中无人签收,快递被退回。易先生联系客服,被告知需要“同意退款”。“东西我还要的啊,为何要退款,难道就不能节后给我送来么?!”微软方面直接给易先生安排了退货,这令他郁闷不已又哭笑不得,“微软也够奇葩的,强行送货,送不到就强行退货,消费者的选择权去哪儿了?

   商家出错顾客担

  陈小姐在国美在线的“方家铺子”店铺内订购了年货,付款时选择“满300减300”优惠,320元的年货只需支付20元。

  次日清晨,陈小姐被电话惊醒。“不好意思!你取消订单好么?我们工作出错了,按照这样优惠,我们要亏死了!”陈小姐表示不理解,店家的错误,为何要让消费者承担?谁知接连几天的电话、短信、微信“轮番轰炸”,陈小姐几近崩溃。“客服时不时来个电话,发条消息,甚至威胁称,他们肯定不会发货的。我的脑袋都快炸了!

  记者介入调查后,陈小姐说,昨天下午她又接到了客服来电。“这次不是让我取消订单,而声称会安排这两天尽快发货,但愿是真的。”陈小姐无奈地叹了口气。

   投诉主要有三类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2016年春节长假期间,市消保委共计受理网购投诉345件。旅游服务、数码产品、食品、家用电器、日用品位居投诉量前五。

  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的问题有三类:一是售后服务缺失。二是单方面取消订单。三是实物与宣传不符。

  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假日里人手不够,成本升高,这些因素都能理解,但商家既然为消费者提供了服务,就不应敷衍了事。特别是不少行业“大佬”的企业,品牌需要经营,更需要维护。唯有优质的配套服务,才能取信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