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20星"成功发射 "航天少帅"在上海打造精兵
原标题:长征六号“一箭20星”成功发射,是上海航天“十二五”发展的缩影“航天少帅”:身在上海打造精兵
代守仑(左二)与科研人员探讨航天技术。资料照片
长期从事航天事业,42岁出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同时还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专家组组长。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航天基金奖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2月27日消息:今年9月,长征六号“一箭20星”的成功发射,开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征程,也创下我国卫星发射数量之最。这个发生在今年9月20日7时01分的“大事件”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不为外界所知的“插曲”。刚刚从酒泉执行完长二丁火箭发射任务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代守仑,在上海航天城的办公室向记者回忆起当初的“惊险”。
不让火箭带瑕疵上天
当时,进入临场发射状态的长征六号,在最后排查时,突然发现某管路连接出现松动。国际上新型火箭首飞曾出现失败案例。代守仑坚持,新型火箭首飞,绝不能有任何马虎,更不能让火箭带着一丝瑕疵上天。压力空前,训练有素、勤奋敬业的上海研制团队,经历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奋战攻关后,成功解决了长征六号的问题,顺利带着20个“小伙伴”进入太空。
航天人的压力无时不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却将航天人特有的严慎细实和上海的精细严谨文化结合,打造出一支让世界称赞的“航天精兵”。“我们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足鼎立’的力量之一,是‘上海的国家队’。”代守仑感慨,正是身处上海,让这支“国家队”显得与众不同。
“少帅”掀起创新革命
长征六号自2009年立项,其主要研制历程跨越整个“十二五”,也是上海航天整个企业飞速发展的缩影。从导弹火箭到卫星飞船,从140亿元到360亿元,“十二五”期间,上海航天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背后的驱动,离不开这位“航天少帅”掀起的一场“创新的革命”。
思想理念上的再认识,是变革创新的原点。代守仑说,上海航天以往从小零件到大创新都是“一肩挑”。但随着全球化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限制,建立大航天、大协作体系。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上海航天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其融入上海的产业体系密不可分。如今,上海航天配套单位中,有上百家上海企业或科研单位,并形成良好的航天产业链。“正是有了这些企业的创新支持,才共同支撑起上海航天从每年数次到一年数十次的高密度发射任务。”
由技术创新为主向产业创新转型,才能将科研成果效用发挥到极致。在军工单位,原来的创新目的很“单纯”,就是完成国家任务。但小批量不计成本的创新研发,从经济效益、产业化效率上明显不足。比如,以往研发一个新技术或产品就是为某一卫星或火箭配套,任务结束,新技术也没有产业化。但现在研发前,首先想到市场能不能实现产业化,而非单单面向项目。代守仑说,只有将技术研究和创新的目标转化为价值、产品,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营收翻番,人员却仅增加7%。如何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在代守仑看来,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今年上海航天改革科研队伍配置模式,由“一个型号一支队伍”转变为“专业团队”支撑多型号发展,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统筹使用。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向“大部制”转变,减少管理岗位和层级。同时,加强业务融合及兼岗设置,挖掘效率潜能,比如,现役火箭发射试验队从140人降低到80人。
军民融合将创新力转为生产力
在外界眼里,航天人干的都是“高大上”的活。其实,从当年的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等民品“五朵金花”,到如今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民品一直是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守仑毫不讳言,现在民品不像当年那般风光,关键是体制机制的限制。以市场规律办事,改变当前“二元结构、一元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模式,向平台经营模式转型,是唯一出路。今年,上海航天部分资产与上航工业重组,将上航工业打造成上海航天民用产业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平台,培育形成智慧能源、智能装备和智联商贸三大核心产业。
“上海航天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定位,不但是参与者,还要做引领者。”代守仑表示,将上海航天的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靠的就是军民融合。比如,上海航天成熟的军用雷达技术,可应用到上海的智能交通和上海地铁防撞系统,而电源技术也已经在上海地铁应用,实现国产化替代。
军民融合将上升为上海航天“十三五”核心战略,和军品任务、民用产业齐驱并驾,作为经济发展突破口。上海航天将谋划专业所的小产业集团建设,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保障。据介绍,到2020年,下属9家专业所军民融合产业收入计划达到单位总营业收入30%以上,合计达到1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