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结果揭晓[图]

30.10.2016  23:46

历时一周的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于2016年10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5名,三等奖48名。其中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施则威、江苏省苏州中学刘君达和上海市上海中学魏洵婧三人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由近60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采用一对一项目问辩、圆桌讨论和能力测试的形式,对98名入选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进行深入考察。以科学家的视角和标准“选择未来的同行”,并鼓励他们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此次活动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吴岳良院士表示,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引导具有科创潜质的拔尖人才挖掘科研兴趣、寻找研究方向,通过“本科生进实验室”、“学业导师”等制度,为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平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施则威,因为看到邻居因摔倒而从此行动不便,研制了一套微型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行走能力,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摔倒摔伤。一等奖获奖者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彭爽从小学玩乐高开始喜欢上机器人,制作出可以通过脑电波、控制手套和Leap motion(体感控制器)三种方式控制的机械手,操控的准确度可以做到神同步,而所有的部件均来自于3D打印机和迷你数控机床。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指出,“明天小小科学家”不单纯是一次评奖比赛,它是中国科学界联手打造的国际国内著名的科学家与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交流的最高平台,它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发现有潜质的青少年,鼓励他们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据悉,“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选拔和奖励优秀高中学生,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来源:光明网 2016.10.29    

原文: 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