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王智量:毕生钟情俄罗斯文学

17.11.2014  11:13

 

  王智量,江苏江宁人,1928年出生于陕西汉中,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俄语专业,曾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78年后任教于华东师大,曾任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翻译了多部世界名著,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尼娜》等。    

  “唱自己的歌,不要鹦鹉学舌”,这是著名外文专家、翻译家、小说家、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智量在课堂上多次提及的一句话。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不仅翻译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狄更斯的《我们共同的朋友》 等众多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全部译作超400万字),还先后出版了学术论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论19世纪俄国文学》等,并创作了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散文集《人海漂浮散记》等,在中外文学的殿堂里架起了一座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颠沛落魄是创作的土壤  

  在曾经的蹉跎岁月中,王智量教授始终坚持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1958年,他先后被下放至河北山区、甘肃农村等大西北地区,因条件艰苦,病饿交加,他只能将最初的译稿写在香烟盒的纸片上。  

  当王智量回到上海时,全部的行李只有一个大麻袋,而这个麻袋里面装的全都是写满了字的香烟盒和碎纸片。这些,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最初始的翻译手稿。此后的十余年里,这部手稿先后修改了十几遍,正式出版后,流传广泛,王智量也因此成为了这部俄国名著第一位、也是最优秀的一位中文译者。以《叶甫盖尼·奥涅金》为起点,他还翻译了普希金的大量文学作品,这些中文译本在俄国所有普希金的纪念馆内均有陈列和展出。    

事实上,王智量教授的人生中充斥着颠沛落魄的生活轨迹,然而这在他看来却都是创作的土壤。上世纪30年代末,王智量9岁的时候,日本人打到南京,其母亲带着兄弟3人逃到后方,而这一路逃命的艰辛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描述的。后来,王智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时搬到后方叫做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中,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  

  “我觉得很幸运,一生能在这两所学校读书,为我打下了一个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在北京大学的前两年我读的是法律系,后来我转到外语系,读了3年就提前调去做助教,后来又在中文系做助教,之后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时觉得未来很美好,但是到1957年,情况突然发生变化。”王智量说,“1958年,我被错划成‘右派’。当时一起被划为‘右派’ 的人很多都和他一样妻离子散。现在把我的故事讲给这一辈人听也许能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了,我也没在那个时期死去。”  

  华东师大是人生转折点

  “很多人对我从1958年带上‘右派’ 帽子到1978年冬在华东师范大学复职之间的这21年很感兴趣,这期间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我个人的这种经历也反映了我们国家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当年王智量从河北到甘肃流浪、劳动改造,后来无路可走,来到上海到黄浦江边做过码头工人,《黄浦江边》 描写了他当码头工人的经历,把木头从船上扛到岸上安置的地方一根两毛钱,那些一同劳动的工人很照顾他,把细的木头留给他,工人自己扛粗的。在王智量的人生经历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越底层的人们越善良,他们内心世界是真诚朴实的。

  1978年,王智量来到华东师大以后,并不是直接到中文系而是先去了教育系。“我几十年没有工作了,来到华东师大心里特别高兴。”王智量说,当时家里面特别困难,父亲生病躺在床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有一天,华东师大时任校长刘佛年派了一位同志到王智量家说可以到华东师大任职了。当时干部冻结,总共盖了30多个章才办成这件事。

  “我在人事处报到之后,刘校长跟我谈话,一进门就握住我的手说,欢迎欢迎,我们华东师大需要你。学校里有3个部门可以选,夜大学的外语系、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研室,第三个是刘校长挂帅的教育系的外国教育研究室。”王智量回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刘校长的部门,有一句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刘校长给了二十多年没有工作的我一个机会,我当然应该去他那里工作。从此我就进了教育系,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之后才进了中文系。”    

   翻译生涯的痛与乐

  众所周知,王智量在翻译外国文学巨著方面硕果累累,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尼娜》、《我们的共同的朋友》等许多古典文学名作。  

  事实上,从1978年底复职以后,王智量一直抱着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过去二十多年的光阴弥补回来,所以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王智量最喜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还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的书房里。“因为我觉得屠格涅夫写的正是我心里所想的,尤其是他的《散文诗》,是他老年时期的文章,有什么想法就记录下来。他起初不把这叫做散文诗集,而叫做《衰老集》,后来他出版社的朋友将其定名为《散文诗》。”王智量觉得这本书应该叫做 《孤独集》,写的是人在老年时孤独的心境。写出了一个孤独老人的内心世界,而且把人性最淳朴最珍贵的东西展示出来。比如他写一只小麻雀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一只狗扑过去咬它,这时老麻雀不顾一切地扑下来。两者力量差距那么悬殊,老麻雀却敢于扑向大狗,对于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

  王智量的座右铭是:“我的诗,甘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而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而他最负盛名的翻译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一译就是32年,由于翻译入迷,还多次与警察打过交道。这个稿子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几遍,在国内算是流传得很广的一个版本,后来王智量又用另一种方法做了一次翻译,目前国内流传了王智量的两个版本:一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诗行不整齐的版本,后来则按照每行10个字的格式又翻译了一遍,目前大多都是这个版本。 阅读原文

  >> 链接

  华东师大举办王智量手稿、画作捐赠仪式

 

  日前,“王智量教授手稿、画作捐赠仪式暨王智量学术生涯展”在华东师大档案馆举行。展览从“学术新秀 风华正茂”、“耕耘译坛 繁花满树”、“杏坛名师 学界达人”、“燃烧生命著作等身”4个部分,全方位地展示了王智量教授的成长历程和学术成就。   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半年多的整理,王智量此次捐赠共包括手稿80份、画作29幅、著作61种、发表刊物16册、照片642张,以及证书10份。   华东师大副校长范军对因病不能前来现场的王智量教授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并深情回忆了王智量教授在华东师大从事教学时的情景。“当年在三馆315教室上课的时候,因为他的课讲得太好了,许多学生都是站在315教室的门缝,听王智量教授讲课的。”范军回忆,王小鹰、赵丽宏、陈丹燕等知名作家,都曾经上过王智量教授的课,这就是华东师大教书育人的典范。

 

  ■ 轶事Anecdote

  王智量助旁听生变为酒店经理

 

  王智量在华东师大工作期间,除了给本科生上课、带研究生之外,还有一段时间给夜大学上课。说起给夜大上课的缘由,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其实王智量是用自己上课的课时,换取一个学生旁听夜大课程的机会。因为机缘巧合,王智量认识了一个酒店服务生,经过交流后,王智量发现他是一个有很强求知欲的学生,当时他非常想旁听华东师大夜大学的课。看到这个年轻人渴求知识的模样,王智量不由地被这个学生感动了,于是王智量就帮忙打听夜大是否招收旁听生。   很快王智量就得到了回复,华东师大夜大表示,如果王智量愿意承担夜大学的课程,那就让那位酒店服务生来做旁听生。于是,王智量便决定去夜大上课,这纯粹是出于对一个渴求知识学生的爱护,也是为了给这样一个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一个求学机会。随即,王智量便去夜大学做了一年的教师。后来,这个酒店服务员自己非常上进,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转成正式学生,于是王智量就又上了一年夜大学课程。   这个年轻人很积极上进,拿到了本科文凭,后来就做了酒店的部门经理。由于表现出色,酒店送他到上海交大读硕士,之后到香港读博士,后来他自己开了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公司,他现在仍然是王智量的好朋友。   王智量笑言,“我对他的人生道路确实起了一些作用,但是真正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努力。

 

 

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  记者| 荀澄敏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