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交大站早高峰换乘更新人流对冲改善 乘客不适应[图]

22.01.2015  09:29

  

  图片说明:换乘路线改变首日,许多乘客并不知晓。地铁方面加派人手和志愿者引导客流,大部分乘客积极配合。蒋迪雯摄

  东方网1月22日消息:昨天,地铁10、11号线交通大学站在早高峰8时至9时之间启用新的换乘路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启用新路线后,原本楼梯上人流对冲的情况大为改善,但部分乘客也对新路线感到不适应。对此,地铁运营方表示,试行一段时间后,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作出改进。

  地铁10、11号线在交通大学站相交,两个站台呈丁字形垂直。10号线站台最东端与11号线站台由一处宽约3.5米的楼梯连接,没有自动扶梯。在地铁运营方发起的“找隐患提建议”有奖征集活动中,市民陶先生提出,交通大学站这处换乘楼梯,两个方向的乘客都用。早高峰两个方向换乘的人数都不少,同在一个楼梯上下,形成人流对冲,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地铁运营方决定对交通大学站10、11号线换乘路线进行局部改进。早高峰客流量大时(工作日8时至9时),10号线换乘11号线的客流改从站厅层绕行,避免人流对冲。

  昨天8时,交通大学站新的早高峰换乘路线首次启用,地铁运营方调来了其它站点的工作人员协助引导秩序。一辆10号线列车停下,原本准备从楼梯下去的乘客被工作人员客气地拦住:“换乘11号线的乘客请走这边!”站台内,也张贴了相应的路牌和指示语。

  部分乘客感到新的路线很难接受。经记者实地测算,按原路线前往11号线站台,步行距离仅几十米,不到半分钟就能抵达站台。而按照新路线,耗时在2分30秒到3分钟。“第一天,肯定有很多乘客不适应。”值班站长告诉记者,“我们也想过在楼梯上采用硬隔离靠右行走的做法。但是,不完全的硬隔离其实没有作用;而完全的硬隔离,由于11号线换乘10号线的潮汐现象很严重,可能产生大客流挤积压的情况。

  虽然遭遇了部分乘客的不理解,但地铁运营方表示,这一整改措施将继续推进,并在局部作出改进。“安全和效率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地铁运营方认为,“对我们来说,安全为首,兼顾效率。有的时候为了确保安全,只能牺牲部分效率。

  据了解,交通大学站将考虑拆除10号线站台电梯下方的几处设施,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给早高峰换乘11号线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