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优质稻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专项通过专家验收

11.04.2016  18:54

3月29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持的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早熟优质稻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通过了专家验收。专项实施两年来,主推了本市自主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青香软粳”、“沪香粳106”、“光明粳2号”,早熟中粳品种“早玉香粳”、“松早香1号”等系列早熟优质品种,目前种植范围覆盖到崇明、青浦、金山、嘉定、奉贤、松江和浦东7个主要的水稻种植郊区县,共建立百亩示范方147个,千亩示范方17个,两年合计示范推广24.19万亩。

2014-2015年,尽管遭遇了长期低温与连续阴雨等不利气候影响,示范推广的新品种仍在产量、熟期和米质方面表现良好。“青香软粳”等早熟晚粳平均亩产均达600公斤以上。“早玉香粳”等早熟中粳品种的熟期在国庆节左右,“沪香粳106”等早熟晚粳的熟期在10月25日左右,比同期种植的“秀水系列”品种早5-7天。 “沪香粳106”和“早玉香粳”米质达到国标二级,“青香软粳”、“沪香粳106”、“光明粳2号”具有香味,“青香软粳”兼具软米特征,食味品质佳。

一、重点开展早熟优质稻新品种良种繁育能力建设。已在本市5个郊区建立了7个专业化优质良种繁育基地,2015年良种繁育面积达到2950亩,繁育良种154.9万公斤。2016年早熟优质稻新品种推广面积将达到25万亩以上,其中“沪香粳106”和“光明粳系列”推广面积都将达到10万亩以上。

二、注重早熟优质新品种(系)的品种储备工作。近2年,本市先后有“沪香粳151”、“光明粳3号”2个新品种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金农香粳1267”、 “沪粳137”、“嘉晚12-3”、“青角37”等新品系正在参加市区试。这些后备早熟优质新品种(系)均表现出熟期早、米质优、产量高的综合品种优势,有望逐步成为我市早熟优质水稻生产的主要品种。

三、有效改善了本市粳稻品种布局。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合理结构,有效缓解了粮食生产茬口矛盾以及秋收时农机具、晒场和烘干设备等紧张问题,对于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在于能促进我市优质稻米生产,有效满足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加快我市优质稻米产业化进程。

通过早熟优质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幅提高了我市自主早熟优质米品种的种植比例。通过与安徽相关种子公司合作,已在安徽南部地区近20个县对“沪香粳106”、“沪香粳151”、“光明粳2号”等优质新品种开展示范种植,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充分发挥了早熟优质稻新品种推广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