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感悟“红岩”精神,点亮青春梦想

17.06.2016  21:15

  

 

江姐》排演现场  张驰 摄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昨晚,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歌剧《江姐》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首演成功,几乎全90后学生的演出阵容,令舞台上下,青年学子的心激荡在一处。它不仅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的一次实践教学,更是同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95华诞的献礼。从3月酝酿,到6月启幕,排演中的点滴积累,以及由此在校园中激荡起“重读《红岩》、感悟红岩精神”的深深涟漪,令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近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无声感受着先烈无私无畏的奉献,以及信仰的力量。
  在这一本市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中,许多参与排演的老师、学生,许多由此捧起原著的学子,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令人动容。
  据悉,市教卫工作党委计划将该剧纳入“高雅艺术进校园”扶持剧目,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读英雄,演英雄,学英雄,红色经典代代流传,青春的梦想在红梅礼赞中愈发闪亮。

   我正在写入党申请书,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不敢轻易下笔
  贾童谣(歌剧中江姐扮演者,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大一学生)
  很小就知道这个历史上有原型的人物,然而这次为了排演,除了剧本,原著《红岩》反复看了几遍,江姐在狱中遭受的折磨和始终抗争看得很揪心,然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幕——她去见丈夫老彭的路上,得知爱人已经为革命牺牲,满腔兴奋化作悲凉,却必须在敌人面前隐忍……那一刻,从未如此深刻感受到,革命者“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不是“超人”,在为革命事业奉献的时候,他们忍受的、付出的、舍弃的一切,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一份心灵的力量,只能源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坦白说,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排练时,我演起来碰到不少困难,其中不仅有技术上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鲜少经历亲人离散、那段革命岁月又如此遥远,怎样更投入地表现出这份信仰的力量,感染更多观众,我学习了很多,在每一句台词中领悟,在每一个动作中体会。
  在我看来,现在这个时代,似乎许多人内心的力量很少。早就考虑过入党的问题,排演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千万党员中一份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和平年代,对革命的信仰并不“无用”,它将带来认准正确目标的指引,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正在写入党申请书,心中有明明很多话想说,又有点不敢轻易下笔。

   生活着的现实就像大浪淘沙一般,淘出了珍珠,也淘出了砂砾
  位新建(重读《红岩》的观众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6年四川省选调生)
  历史是活着的现实。在那个激昂动荡的岁月,嘉陵江畔,山城脚下,曾经上演了一幕幕雄壮的英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璀璨和光辉的一页。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那段晦暗恐怖的历史,更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中顽强斗争的人们。在学习之余抽出时间拜读了 《红岩》 这本书,受益匪浅。
  人在困境和逆境中最容易改变曾经立下的志向,在面对祸患和危险时最容易产生信念和意志动摇。生活着的现实就像大浪淘沙一般,淘出了珍珠,也淘出了砂砾。回顾革命先烈们的事迹,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心中的热火始终不灭。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衣食无忧,比之江姐生活的年代可以说是天堂。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上所经历过的困难,比如他人的误解、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挫折、考试上的失败等,想想江姐,成岗等革命先烈,与他们所经历过的烈狱般的煎熬所比起来,真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和愤懑呢?还有什么借口去逃避现实呢?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即将踏入工作岗位,不断用 《红岩》 精神对照自己,反躬自省,不断修养完善自己,清除思想上的尘埃,增长见识,提升人生境界,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经受住时间和挑战的考验,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艰苦枯燥的工作中保持精神的富足,在源源不断的考验中怀抱不灭的希望
  毛志勇(重读《红岩》的观众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说起《红岩》里的故事,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也便是那首广为流传的 《红梅赞》里脍炙人口的歌词了。而书中所描写的革命先烈们,其实也正有着那红梅一般品格,纵然有风刀霜剑严相逼迫,终不改拳拳赤子报春之心。
  我认为这对于我们如今的社会、我们所处的环境仍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名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坚定信念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意义是深有体会的。在我踏上科研这条道路至今,时间虽算不得非常久远,但一路走来也历经了大大小小各种课题,清楚了完成一篇严谨的科学论文需要多少时间的积淀打磨,回答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的铺垫奉献。我相信这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感同身受的必经之路。这或许对于书中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做出的奋斗相比并不足够惨烈,但我认为这在现今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祖国的强大需要科研事业上的累累硕果作为夯实的基础,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在漫长的研究周期中坚定信仰,在艰苦枯燥的工作中保持精神的富足,在源源不断的考验中怀抱不灭的希望。
  就国家而言,抗击非典、汶川地震,在这些不期降临的天灾人祸里,前线工作者们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红岩精神众所周知,可歌可泣。但另一方面,像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干细胞计划的最终落成实施,这种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力排险阻迎难而上的品质,其实也是红梅品格在新时代中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因为坚信只有与时俱进,采长补短,才能使我们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所以哪怕赶超之路道阻且长,也要为了向往中的春天坚守过漫漫严冬。

   英雄是民族的记忆,是引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余姝满(重读《红岩》的观众 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在读完《红岩》 之后,这首歌一直激荡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这首歌曾让身处狱中的许云峰同志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量,如今,它也让一颗90后当代大学生的心汹涌澎湃,尽管时代是如此的不同,但是有一种力量却是如此的相似,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很多人说90后是“浮夸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东西都众说纷纭,我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很多时候的我们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浮躁与不安就像洪流一般涌来。值得庆幸的是,《红岩》这本书就像是迷失方向时的指路牌,它让你看清方向。同时,它又像是一首悲歌,唱出一种悲壮,唱出一种力量。于是,那深埋在心中的信仰的小火种就被点燃了,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
  我的眼里一定还会饱含着泪水,因为江姐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像是一汪清泉洗涤着我的灵魂,让我热血沸腾,让我热泪盈眶。
  没有信仰的人,就是灵魂无家可归的人,有了信仰才有归宿。作为一个90后的当代大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世界局势纷繁复杂的今天,美国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国威胁论”铺天盖地,分裂势力的破坏干扰无不让我们感到一种恐慌与迷失。一个国家需要有信仰的年轻人,信仰可以赋予一代人力量与勇气,让我们面对敌对势力、复杂局势时不慌张、不忐忑。信仰可以让一代年轻人的心胸更加博大宽广,成为一个能将民族与国家放在心中的时代俊杰,具有大气魄、大胸怀。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更需要一种英雄的精神气概来点燃每个人心中的信仰之火,在仰望英雄的同时树立自己的信仰。一个民族是需要英雄的,英雄是民族的记忆,是引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信仰的民族与国家能够走多远?
  信仰是一种力量,只有忠于信仰,我们前进的脚步才会更加坚定。

  版面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6/17/content_199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