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参与“一带一路”长三角准备好了吗
前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 《愿景与行动》),这让火热的“一带一路”继续升温。
《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及了上海和长三角多地,要求利用“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未来,上海在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强港口建设及强化上海两大国际机场的枢纽机场功能之外,如何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协同联动,一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记者联系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
加强城市协同合作,整体参与“一带一路”
就在几天前,舟山刚刚召开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大会”,虽然具体方案和规划尚未公布,但这已是舟山市政府的“一号工程”,也是舟山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最大抓手。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框架下,舟山江海联运的服务已经突破行政区域的概念,必然会有与上海、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其他城市和港口的协同合作。”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湛告诉记者,舟山在江海联运上着重于打造国际化、国际性的现代服务体系,将形成一个江海联运的服务集聚区。而在李湛看来,在金融、贸易、资金结算等方面,肯定将与具有优势的上海合作;而“转运”所涉及的水水中转,以及水路转航空、铁路、公路的中转,必定也要和宁波、上海,乃至长江沿岸各港口合作,将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这种长三角内部的合作创新,符合“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同样意在以长三角整体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还有起始点位于浙江义乌的“义新欧”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这趟列车从义乌出发,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最终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并已经于去年正式纳入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中欧班列的序列。
“‘义新欧’从未仅仅定位在义乌,至少它是服务于整个长三角。”这是冯旭斌听明记者来意后,说的第一句话。他是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是“义新欧”班列的主要运营方。在他看来,“义新欧”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便是集群式地把义乌制造乃至长三角制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城市展示销售,将中国商品的附加值,以中国人的方式体现出来,而不是借由国外的经销商。
“一带一路”上,长三角既走出去又引进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来有往。来自欧洲和中亚国家中小企业的商品,也正通过“义新欧”进入义乌,然后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在冯旭斌看来,这是“双赢”,既帮助了沿线国家没有能力打入中国市场的中小企业,又促进了义乌进口市场的转型升级。
在长三角,已经有了来自中亚的合作项目——位于连云港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已是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境内的最大物流基地,也将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
而被称为“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连云港也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连云港位于沿海海运和陇海铁路网络的交汇点。”连云港市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沿海沿桥(连云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告诉记者,借助铁路网络,未来连云港既能与上海、苏南等长三角核心区域紧密融合,又能向西横跨多省市通往中亚西欧,因此连云港要在陆桥物流运输大通道上做好文章。不仅如此,连云港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刘开山告诉记者,连云港接下来要着力构建东西双向开放的格局,在深化与上合组织和中西亚国家合作的同时,还要强化与东北亚经济板块互动。
当然,除了上海、舟山、义乌和连云港外,长三角多个城市正努力“互利共赢”,共同在“一带一路”上引进来、走出去。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