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公厕:且与如厕难“较较劲”

28.11.2016  14:02

  从10月下旬到11月19号的“世界厕所日”期间,一间公共厕所“”了将近一个月。

  这间公厕位于浦东张家浜滨河绿地内,是上海首座男女通用的无性别公厕,其“无性别”的设置引发了舆论热议。一时间,报道、评论迭出,更有网站就“是否愿意使用这类公厕”做起了调查……

  其实,公共场所“如厕难”并不是新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方的呼声下,公共厕所的改革也始终稳步推行。那么,这一次人们的热切关注背后,体现了哪些新的需求和担忧?无性别公厕的设立对当前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的意义何在?管理者和专家带来了各自的见解。

   “征用”男厕所,不如动态化使用

  解放周一:上海本次建造男女通用的无性别公厕的初衷是什么?

  宋军(浦东新区陆家嘴城市管理署副署长):坦白说,我们并没有预想到这次无性别公厕会在网上引发那么大的关注。建造无性别公厕,其实和过去所有的公厕改造措施一样,目的都是为了让市民如厕的时候更加方便。

  大家常常用“男厕空荡荡,女厕排长龙”来形容人流密集场所公共厕所的景象,反映的是男女厕所蹲位比例不合理的现状。在上海,内环线以内的人流密集区域如景点、车站、商圈等都存在这个现象。

  比如说,陆家嘴地区的东方明珠、水族馆、滨江大道等地每逢节假日都会聚集相当大的人流。我们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一旦遇到一辆满载着女性游客的大巴,女厕所瞬间排起队来,而隔壁男厕依旧空空荡荡。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管理人员就会出面分流,告知人们几百米处还有一间公厕,可以避免在这里排队过久。甚至有时会和男同志们“打声招呼”,临时“征用”男厕所,请愿意使用的女同志们“进男厕”。这样能缓解一时之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们开始琢磨,是否能造一个男女通用的如厕空间,动态调节厕位的使用。

  解放周一:今年的“世界厕所日”,住建部网站发布了新规定,要求将男女厕位比调整至2:3,人流量较大地区调整至1:2。有人质疑说,既然男女厕位比不合理,按照合理的比例改造就可以了,还有必要推行“新花样”吗?

  宋军: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有关部门很早就注意到了,多年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及上海市妇联一直都在讨论协调。从去年开始,上海就专门确立了规范,要求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将男女蹲位比逐渐调至1:2或者1:2.5,以缓解女性如厕难的困境。

  但是,在着手研究蹲位比方案的时候,我们读到一份高校根据男性女性上厕所时长测算的动态人流分析,结果表明,最合理的蹲位比要达到1:3.7。

  而现实情况是,土地是城市的稀缺资源,很多地块可谓寸土寸金,虽然人人离不开公厕,但实际的规划审批并不容易。以陆家嘴地区为例,市里的规定是每平方公里要有4个公厕,现有的固定公厕数量没有达到,主要是依靠一些移动厕所和商场、办公楼厕所来补充布局。

  因此,在公厕数量有限、内部的规划布局没有办法达到测算出的最合理比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提高蹲位的使用效率。照这个思路看,男女通用的动态空间比较符合现实条件。实际上,路边常见的移动公厕就是典型的男女通用厕所,一个个单间分开,使用和清洁都比较方便,人们也都能接受。

   6天226人次使用,给市民接受的过程

  解放周一:公共厕所是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之一,规划设计需要慎之又慎。本次无性别公厕的设计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细节考量,推出后有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又做过调整?

  宋军:此次的无性别公厕由浦东规划设计院负责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地块形状、区域环境,先后出了内外部结构各不相同的3套方案。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专家方案论证的过程中,我们有考虑过曾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的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学生设计的“绅士厕所”。他们的理念是将男厕使用率较低的马桶间与女厕共享,把马桶间建设在男女厕中间一排,两侧都有门,只要一边开启或锁上,另一边的门就会上锁,避免另一边误入。但目前这种设计的实用性仍然存疑,万一门锁出现故障,造成男女“面面相觑”就尴尬了。

  另外,我们也考虑过狭长造型、厕位之间安装可移动隔板的设计,但这样一来公众可能使用起来不那么方便,并且会给管理人员造成过多负担,所以也被否决。

  经过了多轮专家投票和论证后,最终选定了目前这套方案。公厕整体呈开放式格局,内部设立10个男女通用厕位,其中6个为座厕,4个为蹲厕,另有4个男士小便池以及1个家庭卫生间。

  男女通用,怎么缓解尴尬?考虑到男女同时从隔间出来时可能还在整理衣冠,我们在两边各放5个厕位,当中设置洗手台作为缓冲,避免一开门直接“打照面”。而如厕时的声响问题,我们也通过播放音乐进行了调节。

  在前期试运行阶段,我们听取了各方意见,将厕位之间的隔墙从2.3米改高为2.8米,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感。每个隔间门上安装的LED屏幕也做了改进,不但用文字提醒“有人”或是“无人”,更是把文字颜色调整为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红色和绿色。

  解放周一:有网友好奇,第一间无性别公厕的选址上有没有什么讲究?迈出第一步之后,相关经验的推广和普及怎么安排?

  宋军:在公共政策领域,一点微小的改变和创新,都需要给人们一个接受的过程。尽管前期有过大量专家论证和经验借鉴,但我们也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因此在选址上避开了人流密集的小陆家嘴地区,选择了相对“低调”的张家浜绿地。

  这次正好是因为原先浦明路上移动厕所搬迁,让那个区域需要补建一间公厕,为将来修建好的张家浜滨河健身步道的锻炼人群服务。考察下来,那里环境好,人流量不大,可操作性强,作为试点正合适。

  统计下来,从11月18日到11月23日这6天内有226人次使用了男女通用的隔间,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头。希望能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一边观察一边积累经验,再作出类似的尝试和推广。

   公厕的变迁史,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史

  解放周一:对于“无性别公厕”的提法,大家多少有些陌生,还有网友表示“看不懂,所以不太敢去”。无性别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张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无性别”其实就是不区分性别。从公厕内具体厕位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有男女通用的隔间,也有包含无障碍设施的家庭厕所,也就是说能供所有人群使用。

  我们所涉及的很多与性别相关的理念和概念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对于“舶来品”,在文字翻译、表达的过程中有所偏差,就可能会造成公众的误解。

  比如说,西方对这类公厕的叫法很多,有all-gender(全性别),gender-inclusive(性别涵盖),gender-neutral(性别中立)和unisex(泛性别)。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说要剥夺性别、消灭性别,而是强调不区分性别。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很多媒体在网络上的热议难免有些炒作的嫌疑,无形中把公众的注意力从对厕所设施本身的关注转移到了抠字眼、抠概念上面去了。应该说,从外观设计上来看,上海的无性别公厕本是一次低调的试验。但有关部门可能没想到,它依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解放周一:很多措施都是从无到有,从宽到细,公共厕所的规范始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张亮:是的,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公厕建筑规范变迁史看作是另一个角度的社会文明进步史,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过程。

  以西方为例,男女平等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因素。19世纪之前,女性还没有选举权和公共社交圈,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公共空间鲜有女性的参与。因此,当时的公厕是由单一性别的男性使用。后来,随着女性权益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公共空间,使用公共设施,人们就意识到原先的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实需求,逐渐设立了适合女性使用的化妆室、更衣室、休息室和公厕。

  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民权运动兴起,要求取消公厕种族隔离,让少数族裔也能拥有使用共同空间的权利。而后来的残疾人权益主张则切实改变了公厕在内的诸多公共场所的建筑规范,为残疾人建造了许多符合他们需要的无障碍设施。

  随着全世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我们国家也经历了这么一个从单一性别空间逐渐开始为女性群体、残疾人群体提供独立空间、提供人性化服务的过程。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不止是“女性福音

  解放周一:目前网络上对于无性别公厕有支持有担忧,也有媒体撰文称“羞涩比排队更难以克服”。您认为这次的尝试过早吗?是否能切实缓解如厕难?

  张亮:我不认为这是一次过早的尝试,反而这是一个打破长期以来性别二元对立、性别隔离观念的好机会。

  在我看来,对于无性别公厕的讨论和推广的焦点不能停留在狭隘的缓解女性同胞如厕难的问题上,而是应该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性别厕所能否同时容纳更多人,有效提高使用率。

  之前我参与上海市妇联的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当时就提到了“第三卫生间”的概念,有条件的公厕也已经在试点。它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便利,如子女带年长的父母上厕所、爸爸带年幼的女儿上厕所、妈妈带婴儿或幼童上厕所等。

  虽然这个概念很人性化,但并不是所有公厕都有条件设置完整的设施,在具体的使用上,也有人因为不熟悉就不太敢进入,常常需要公厕管理人员的引导。

  当前人们正生活在一个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包括各类人群如厕难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许会越来越多。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观念的变化,公共空间的使用划分也该相应发生改变。所以,无性别公厕这样的尝试是大势所趋,如果这一次的舆论热议能带来更多人对于这方面的了解,那也是一种进步。

  我认为,民众对于安全、隐私问题的担忧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来“找茬”,针对细节进行公共意见征求和辩论,都能够让这件为民服务的事情做得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们的期待。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和解答,不断完善。希望上海的公厕试点别因为一点反对的声音就止步于此。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