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无人超市因高温暴晒再引争议 试点不久已停业

09.07.2017  20:23

  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无人超市也因为高温暴晒而再度引发争议。东广记者探访发现,位于杨浦区长阳路的这家无人超市,货架已被搬空。试点不久已经暂停营业,无人超市前景究竟如何?先来东广记者童丽敏的报道:       

  [在长阳路欧尚超市停车场内,记者看到此前被炒得很火的无人超市已货架空空,停止营业。一些特地赶来的消费者吃了闭门羹,对待这样的新生事物,看法褒贬不一:

  (我挺好奇的,知道这里有这个无人超市,就想过来看看,结果没有开门,人工可以节约很多,便宜啊。乙:你买好后出去了,那你门还没关好了怎么办,24小时流浪汉你怎么知道?)

  此后,记者联系了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停业和被曝高温天无人超市热成桑拿房,他只称停业是为了采集数据:

  (因为他运营了一个月的时间了,他的货物的S K U要更新一下,数据进行采集。)

  去年,亚马逊推出实验性质的Amazon  Go,首次提出“拿了就走”的无人超市概念,消费者进门、选购、结算、离开全流程实现无人化操作。因此,缤果盒子与欧尚超市合作的无人超市项目一落户上海,就引来各方关注,此后,罗森、阿里巴巴等多家企业也宣布将启动“无人超市”项目。然而,上海首家试点不久即暂停营业,让无人超市的前景蒙上阴影。缤果盒子相关负责人张小姐告诉记者,长阳路的无人超市何时恢复营业不得而知:

  (你去的这家店他们把货物都撤了一方面这空调确实是坏了,维修上要走一些流程所以就稍微耽误了一下,目前是撤了这一家,什么时候恢复营业还会不会恢复现在还说不准。)]

  据了解,Amazon  Go的“无人”概念,背后是人脸识别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必须依靠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来完成。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的无人超市还无法做到支付环节的人脸识别,更多的还是要依赖后台人员,看起来更像是无人售货机的扩大版,来听报道:

  [(他卖点应该是自动AR可以识别,并不是你后面还得有个人工看着,就不省人了呀,后台可能用的人反而更多。乙:现在版本是一个扩大的,自动售货机而已,这里还需要支付环节,人脸识别更多的是用在一些防止违规的事情当中,没有把它放到识别货物,或者是识别结算这方面。)

  前往上海无人超市实地考察的业内项目投资人员郑先生告诉记者,无人便利店获得资本青睐有其优势所在,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下降,但营收和支出成本相比是否真能效益增加,还有待观察。此外,当前支撑无人超市的技术应用还不成熟。原定3月底向公众开放的Amazon  Go推迟开业,原因就是技术难以准确跟踪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郑先生表示,Amazon  Go能够完美运营的条件是:店内少于20人或当消费者移动缓慢时。

  (比方你把他东西稍微一打乱那么它的识别精度就会下降。)]

  如何使无人零售从概念真正技术落地,提高消费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才是关键。在无人超市试营业的这段时间内,超市内部商品较少、手机坏了出不来、防盗系统是否该升级等问题也是大家担心的,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无人超市还会存在缺货商品没有及时补齐以及过期产品仍旧上架的问题。

  这次无人超市以“采集商品数据”为由停运,未来该如何解决试营业期间遇到的问题让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无人超市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无人超市存在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便捷的生活方式是大家追求的。

  以上是东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