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局召开现场会推进“建筑可阅读”相关工作

12.07.2018  20:53
      一直以来,上海这座城市都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集中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成为百年来东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这些建筑是上海的标志,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支撑着城市的未来,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       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市旅游局对此高度重视,会同市住建委、市规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梳理完成了“建筑可阅读”二维码设置对象。据统计,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内涉及前三批优秀历史建筑391处,国家级、市级文保单位中涉及名人的建筑31处,历史文化风貌区12处,各区已经根据目录开展二维码设置工作。目前,本市已完成351处优秀历史建筑二维码设置工作。       为进一步督促落实“建筑可阅读”工作,探讨具有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可阅读”工作经验,7月11日,市旅游局在徐汇区召开“建筑可阅读”现场推进会。会议围绕“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主题,就各区的建设经验展开交流和讨论,致力切实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让广大市民和游客真正体会到建筑的内涵和城市的魅力。陈群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主持会议。会议还举行了阅读建筑志愿者聘书颁发仪式,由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为8位志愿者颁发证书。       会上,徐未晚通报了“建筑可阅读”前期工作情况及下阶段重点工作安排。一是发布了《上海市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服务质量要求》,明确了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基本要求,确保游客得到“建筑阅读”的良好体验。二是丰富阅读内容,打造智慧导览,综合运用音频、视频、AR产品等形式,通过“乐游上海”、“上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平台专用通道、实现建筑的“能读”、“能听”、“能看”。三是依托红色历史建筑,讲好红色旅游故事。举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旅游推介会,加强红色旅游与建筑阅读的深度融合,让红色历史建筑,成为人们走近历史、缅怀先辈的圣地,充分放大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挖掘黄浦江沿岸建筑资源,丰富黄浦江游览产品体验。推进浦江游览与岸线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特别是与历史建筑的互动和互通。       徐未晚在会上表示,市旅游局下阶段将继续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升历史文化风貌区旅游体验。规划开发展示上海居住文化和民居建筑的社区体验旅游区、展示上海公共活动和公共建筑的公共景观旅游区、展示特殊历史遗迹的特色景观旅游区。同时,发动各方力量,深挖历史建筑内涵,力求展示内容“体现真实、讲述真情”。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展示方式,例如采用H5技术、小程序等,实现建筑的“可看、可听、可读”。 下一步,还将举办“阅读建筑”主题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建筑;创新设计旅游衍生产品,丰富阅读建筑的旅游体验,放大阅读建筑旅游的综合效应。       受邀参会的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分管副区长逐一发言,介绍了建筑可阅读工作情况。徐汇区积极推进阅读点建设,积极邀请专家、社区原住民、游客共同丰富阅读内容,完善阅读环境,已经形成多达十一种阅读方式。黄浦区策划了“走进外滩建筑”项目,开放了外滩源1号、和平饭店等7座外滩优秀历史建筑,集中向市民游客展示建筑历史内涵。静安区在做好“乐游静安”VR全景旅游地图的基础上,积极策划相关旅游纪念品,设计不同点位纪念卡片,供市民游客收藏。长宁区积极开展”“邬达克老建筑之旅”等微旅行活动,并与“美团点评”等互联网公司合作策划历史建筑线上导览系统。虹口区通过二维码形式,将120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串联构成现实与数字相融合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杨浦区结合黄浦江沿岸旅游导览工作,通过VR全景地图,以听语音、看影像、读文字的形式,让游客全方位阅读了解滨江历史建筑。       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徐汇区新近推出的建筑阅读线路,包括岳阳路艺术人文之旅:永嘉新村——建业里;徐家汇海派寻源之旅:徐汇公学旧址(徐汇中学)——上海观象台旧址(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藏书楼;武康路名人故居之旅:黄兴故居(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巴金故居等。       市旅游局、市住建委、市规土局、市文广局、市财政局和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有关领导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