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演常新"锻造沪产音舞精品 原创新作从家门口走出去

29.11.2014  07:32

      东方网11月29日消息:今年秋天,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落成,年过九旬的驻团艺术家朱践耳出现在媒体发布会上,话不多,却吸引了最多镜头。作为首届“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朱践耳严谨的创作态度薪火相传,在新世纪上海音乐、舞蹈界,回响深远。一批优秀原创、优秀制作,继承着前辈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为上海舞台奉献精品力作、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又响亮回答了“观众在哪里”的市场考题。

   自我锤炼

  主旋律作品不厌百回改

  11月12日,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沪闭幕,上海歌剧院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压轴献演。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场内大学生们掌声如雷,“国歌经常听,这一回尤其振奋人心。

  不厌百回改,是众多沪产主旋律原创收获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主因。比如《国之当歌》,不说剧情、旋律、角色的调整,仅剧名就三易其名。最初该剧名为《聂耳》,故事以聂耳为主角,叫《聂耳》显然贴切也省力。随着创作深入,剧组发现《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带来的情感冲击,不足以用《聂耳》涵盖。演出前,它有了新名字《血肉长城》。《血肉长城》演出一段时间后,有观众提出,剧名缺乏美感,甚至有些血腥。剧组欣然接受建议,“创作的精神和经济价值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观众的选择心理不能忽视。”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国之当歌》,充满豪迈精神、铿锵力量,将“国歌”二字巧嵌于剧名。

  遵循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巧眼。上海歌舞团舞剧《天边的红云》,表现一群红军女战士壮烈牺牲的故事。作品也是三易其稿。原长8分钟的女子群舞,被扩充到90分钟,在重庆、南京、昆明、北京等地巡演逾200场。编导王勇、陈慧芬回忆:“歌舞团觉得小故事里面有‘大料’可挖,鼓励我们把一群女兵在长征途中献身的姿态,化成一部有着人生故事、理想情怀,更有艺术追求的大型舞台作品。

  从《国之当歌》《天边的红云》,到《一抹红》《净途》《恰同学少年》,直至近日在日本演出大获好评的原创舞剧《朱鹮》,每一部成功原创都经历着“常演常新”的自我锤炼。

   搭建平台

  原创新作从家门口走出去

  50多年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走向全国,蜚声世界。为更多精彩作品搭建平台,2007年,上海音协萌生请委约作曲家进行创作的扶持计划,“海上新梦”新作品音乐会由此诞生。音乐会至今已举办8届,成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品牌。全国20多个省市及海外华人作曲家数百部新作通过委约及征集形式汇聚“海上新梦”,其中86首新作在这个平台上首演。今年“上海之春”重新恢复评奖机制,大大增强力推新人、繁荣原创的力度。

  与“上海之春”相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历史不算长,自2012年创立至今仅3年。通过艺术节交易会,原创新作尝试从家门口“走出去”,也开始显现后劲。蒙古族作曲家蒙柯卓兰3年前的委约作品《死亡与少女》,获得今年参会代表德国波恩贝多芬音乐节的青睐。上海音乐学院的秦毅也在两年后等来知音,收到纽约“线圈”艺术节邀约。今年“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再次引起国际买家关注,音乐剧场《物语》将亮相新加坡艺术节,芝加哥哥伦比亚舞蹈中心、新西兰奥克兰艺术节等都对现代舞《忽然悟空》表示出了极大兴趣,音乐剧场《晋阳》获得了契诃夫戏剧节的关注。

   联合制作

  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打破国界、地域、院团之间的壁垒,广揽人才。“洋为中用”的策略,不仅使本地演艺市场日渐精彩,更多适宜推向各地、各国的文化项目也硕果累累。

  今年年初,上海芭蕾舞团原创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在巴黎凡尔赛门体育馆剧场演出6场,每场吸引近3000名观众,并得到了演出商与观众的高度评价。《花样年华》讲的是老上海故事,编导伯特兰德阿特却来自法国。巴黎演出期间,伯特兰还根据当地观众口味,增加法国演员串场。去年上芭原创舞剧《简爱》在英国伦敦大剧院5场演出,同样座无虚席。团长辛丽丽将成功归结为“中外合作,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创新点的优秀作品。”今年上海芭蕾舞团再次邀请《简爱》编导帕特里克德巴纳用现代芭蕾的语汇改编中国传统题材《长恨歌》。辛丽丽说:“我们要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自己的故事,传递自己的文化。

  “联合制作可以把先进的理念、制作方式学过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大剧院与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联合制作歌剧《波西米亚人》,双方共同享有版权。还与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宫合作耗时两年,将全景歌剧《阿蒂拉》搬上中匈舞台。今年上海大剧院加大原创力度,与英国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新版普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再次取得开门红,耗资50万英镑、精心制作的道具给中国团队上了一课,“连观众看不清的小骰子都做得像真的,一丝不苟。”联合制作带来的不仅是优秀作品,更有观念冲击,从模仿学习到自我提升,作品才能充满感召力。

   专家点评

  陆在易(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

  这几年上海对原创作品推动力度很大,不过从“高原”到“高峰”,仍需要努力。上海应该有自己优秀的交响乐、歌剧、音乐剧、室内乐、歌曲、合唱作品,但我们的创作与群众不断发展的需求相比滞后了。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培养队伍、端正创作理念。眼下,老一辈作曲家逐渐淡出,中青年一代作曲家正在成长。以探索性、学术性、前卫性为目标的作品,瞄准国际比赛奖项,固然没错,但上海也需要能反复演、能留在普通人心中的作品。优秀作品需要多演,需要好好推广,才能传得开、留得下。

  凌桂明(上海舞蹈家协会主席)

  上海的舞蹈创作一方面通过请外援,与先进理念接轨,比如芭蕾舞,请国外著名编导创排当代舞剧,努力缩小国际差距。另一方面也注意培养本地青年人才,让他们深刻了解上海生活,创造出有上海特色作品。

  另外,也应该看到,这几年上海群众文化创作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民族舞蹈,比如浦东的《弄弦》,业余团队舞出了专业水准,可喜可贺。这也提醒我们,创作源泉最终来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