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服役十三年 归来无处可安身
——记河南嵩县一位退伍老兵的辛酸遭遇
事件缘起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河南嵩县的一个小伙子冯振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新疆马兰二十一核试验基地服役。核试验基地偏远荒凉,生存环境极端恶劣,而冯振伟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献身核试验工作,而这一呆就是十三年。十三年,挥指一瞬间,冯振伟也由当初的毛头小伙子变而为稳健的中年男人,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挥洒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贡献给了祖国!
2006年,冯振伟光荣退役,而做为一个老兵,他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为国奉献,心甘情愿,只希望能在家乡谋得一份差事,安安生生、踏踏实实过上平平凡凡的生活。可是这竟也成了奢望,退役至今,他的安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至今无业。为此,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多方奔波诉求,可是都无果而终,以至于现在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
最近,冯振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本报反映了他的辛酸而无奈的遭遇。为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本报记者找到冯振伟进行了采访。
事件三问
第一问:2006年退役时为什么没有及到得到妥善安置?
冯振伟为记者提供了他的《河南省接收安置转业士官通知书》(编号:200600711)的和《复员退伍军人户口介绍信》等文件,这些文件完全符合国家省市县有关退役军人安置的要求,按理来说冯振伟早应按部就班得到妥善安置,为什么近十年之后,安置之事尚无着落呢?记者禁不住问冯振伟:“2006年退役时,你为什么没有及得到妥善安置?”
冯振伟感慨万分,说:“当时,县里说把我安排到了前河金矿工作,可是我根本没有收到通知。后来才知道,通知在县里电视台上公布的。我们村里没有电视信号,根本无法看电视,怎么会看到安置通知了呢?我承认,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过失,但不能不说这是县里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啊。我不明白,这么大一个事,为什么工作人员不考虑周全,尽可能以多种形式通知到个人呢?而仅仅在电视上公布一下,万事大吉,可曾想到给我们这些人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何况,当时村里已有电话,电话通知下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第二问:金矿拒收,情况是否属实?
记者看到一份有关冯振伟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以下称《意见书》),其中写到:“冯振伟于2006年退役,2007年7月被安置到前河金矿,因没有及时到金矿上班,故被金矿拒收。冯振伟同志多次到我局反映情况,局领导非常重视,并多次和金矿联系协调未果。”
记者问冯振伟:“由《意见书》来看,你因没有及时到金矿上班,故被金矿拒收,那么责任应该在你。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
冯振伟一时激动起来,义愤填膺,说:“我确实因没有看到通知而及时到金矿上班,可是情况没有这么简单。这是县有关部门推拖愚弄我,某些领导撒的一个弥天大荒。当时,我知道被安排在金矿上班后,虽然没能及时上班,觉得总是有机会弥补的,所以满心激动地赶到该矿询问上班事项。可是万万没想到,该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根本没有接到我到该矿上班的任何资料。若真《意见书》所说‘因没有及时到金矿上班,故被金矿拒收’,至少应该会有我的材料啊。可见这分明就是一个骗局,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三问:为什么同意了信访处理意见?
记者看到《意见书》“信访人意见”一栏赫然写着“同意”二字,并有冯振伟的个人签名,便问冯振伟:“既然真实情况与《意见书》的调查情况有所出入,而你为什么还同意了信访处理意见呢?”
说到这里,冯振伟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义正辞严地说:“这字根本就不是我本人签的,而是县政府职能部门越俎代庖,完全未与我商量的情况下,代我签的。堂堂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竟然也能做出这样可恨的苟且之事,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违法之举啊。他们为了息事宁人,大笔一挥,轻而易举签下‘同意’两个大字”,根本没有考虑解决我的困难。”
诉求心声:强烈要求解决退伍安置问题
冯振伟说,他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强烈要求相关部门解决他退伍安置的问题。
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看到,此事并不复杂。毋庸讳言,冯振伟退伍这么长时间未能得到妥善安置,其本人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关键因素却是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推拖敷衍。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敷衍了事,不能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而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最终酿成了这样一位退伍老兵的辛酸遭遇。
这样一个为国家边防辛辛苦苦贡献十三年的老兵,退伍还乡,连一个安身的地方都无法顺利得到,说来总会令人鼻酸,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如此薄情寡义吗?
冯振伟说,做为一个军人,为国奉献,也不索求什么,只是要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希望能得到个合适的安置,安心地生活。可是请求安置的历程如此艰难,到处碰壁,甚至已经越出了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可是,这也激发了一个军人的不妥协的脾性,坚决为自己的退伍安置讨一个公正的说法。他说,此事如果无法在本县按照国家政策得到完满解决,他将不遗余力,进一步到上级请求,为自己、也为那些未能得到妥善安置的退伍老兵们讨一个公道。
我们将继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