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超大颗优质葡萄落沪!交大团队打造世外"葡"源[图]

29.07.2014  12:26

图说:优质的欧亚葡萄品种终于成功落沪。

图说:研究人员正在收获优质葡萄。

图说:硕果累累的葡萄示范区。

图说:葡萄硕果累累。

一颗颗“桃太郎”葡萄挂满枝头,粒粒饱满,颗颗翠绿,状若小桃子,吃起来肉质脆爽,“阳光玫瑰”皮薄肉脆、果香味浓……今后,这些因不适合在上海等江南地区种植,而价格昂贵的国内外优质葡萄品种,将在上海落地生根。

新民网记者今天(25日)从上海交大农生学院王世平团队获悉,经过多年努力,多项南方地区葡萄种植瓶颈被攻克,国内外葡萄生长不再“水土不服”,在马陆也有了世外“”源,广大市民足不出沪,即可一饱口福,品尝国内外优质葡萄的风味。

水土不服” 优质葡萄难入寻常百姓家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由于葡萄喜干燥,我国自古就有葡萄栽培“南不过长江”的定论。也因此,尽管上海等江南省区1980年代就开始引种抗病性强的巨峰系葡萄,但在多雨、少日照和高地下水位条件下,病害重、喷药多、农残高、品质差、优质果产量低,葡萄栽培困难重重。

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葡萄在南方生长,容易出现病害多、病害重、可种品种少的症状。”王世平告诉记者,葡萄的这种“水土不服”的顽疾,使得即使个别可种品种,移植到南方以后,由于南方地下水位高,根系吸收水分多,树势旺长,果肉甜度低,品质提高困难。

也因此,长期以来,南方市场上售卖的优质葡萄,仍然主要靠北方等地区的运送,价格居高不下,成为水果中的“奢侈品”,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栽种技术落后,缺少规避高地下水位的种植技术,解决葡萄水土不服病的良方一直没有找到。

开出葡萄治病良方 足不出沪可尝33种新品

为了让沪上市民能够吃到更新鲜、更优质也更平价的葡萄,王世平团队展开了多年研究,最终找到了为葡萄“治病”的良方,“通过品种选育、规避高地下水位、弱光和多雨高湿障碍的栽种、整形修剪和肥水供给技术创制及低成本避雨设施开发,到南方的葡萄品种终于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顽疾。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王世平团队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242个,筛选、认定适栽新品种33个,并在嘉定马陆建立了一个世外“”源的葡萄种植示范区,“在示范区里,现在的市场上能看到多种不同颜色和风味的葡萄品种,颜色从绿到紫,从浅到深都可以看到。

不仅有原产日本的优质品种“桃太郎”,也有原产欧美的优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新民网记者在示范区看到,随着“顽疾”治愈,这些欧亚种葡萄“越过”长江在多雨南方“落户”,葡萄架上已经硕果累累。

现在,落地南方的优质葡萄品种不仅不再水土不服,年用药减少10-15次,成熟也提早1-2周。”新民网记者了解到,随着示范区葡萄的种植成功,今后,这些优质品种将大面积推广上市,“现在示范区的葡萄已经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一斤大概40元左右,其色泽、风味和香气也远远高于现有品种。

来源:新民网 2014.07.25

原文: 超大颗优质葡萄落沪!交大团队打造世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