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沪召开禁毒工作研讨会 未来涉毒者或三年禁入影视圈

01.12.2015  12:09

图说:今日,市禁毒办与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企业参与禁毒工作研讨会”在兴华宾馆举行。主办方 图

【新民网·独家报道】 11月24日,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与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市禁毒办与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企业参与禁毒工作研讨会”在兴华宾馆举行。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会上获悉,《上海市禁毒条例(草案)》已于上周进行二审,未来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作为主创人员的影视剧、文艺演出和广告等将禁入文化市场。据市禁毒办郑伟副主任介绍,目前,本市禁毒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约有8万,吸毒总人数或达32万,禁毒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图说:来自上海富大集团的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收纳戒断者的经验。主办方 图

现状:禁毒形势十分严峻,戒断回归社会闭环亟待加强

市禁毒志愿者协会厉济民秘书长在会上呼吁,截至今年上半年,仅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就达322.5万,而根据联合国统计吸毒人员的方法计算,1个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周边,一般会有4到6名隐性吸毒者,整个吸毒人体量或达1400余万。上海方面这一数据或达32万,禁毒形势十分严峻,全社会凝聚禁毒共识刻不容缓。

有着13年禁毒志愿者工作经历的叶雄坦言,“很多时候,他们就在抉择的十字路口。也许我们拉一把,就有可能让他们走出复吸的魔咒。但是如果我们对他们漠不关心,他们一定会走向复吸的悲剧。我们的禁毒工作在预防教育与打击犯罪上都十分重视,但在后续回归社会环节仍亟待加强,而这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据市禁毒志愿者协会数据,吸毒人员在情绪极端激动或绝望时最易复吸。此外,吸毒人员在强制戒断回归社会后的6至12个月内是其复吸的高发期。而一旦渡过最初的回归社会磨合期,复吸率以一种稳定的速度不断下降。但来自市禁毒热线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就有超过3000通求助电话涉及戒断者在回归社会求职过程中遇到歧视,其中一位多年戒断人员曾连续9次因其吸毒经历在入职政审环节被拒。

图说:据市禁毒办郑伟副主任表示,快递毒品已经成为当前毒品犯罪的一个新情况。主办方 

共识:机遇伴随挑战,企业参与打造多元禁毒主体

据市禁毒办郑伟副主任表示,当前既是全面深化禁毒工作的机遇也是禁毒形势异常严峻的挑战。随着现代物流业以及国际毒潮的影响,华东地区合成毒品毒源地发展十分严峻,而快递物流行业对于毒品防控把关的意识亟待加强,快递毒品已经成为当前毒品犯罪的一个新情况。企业共同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是未来禁毒工作发展的趋势。

研讨会中,来自上海聚隆绿化发展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富大集团的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参与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对药物成瘾者子女实施帮困以及企业收纳戒断者的经验。

富大集团工会主席彭建勋在接受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富大收纳的戒断者已经连续五年未复吸,并且已经成功戒断美沙酮疗法,目前在企业帮助下已经走上一线负责人岗位。同时,彭建勋也强调,比起收纳戒断人员的顾虑,其实一部分企业更希望有更多政策落地,可以打消其收纳戒断人员后在医保等方面的顾虑。

图说: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戒断者的回归社会,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主办方 图

祈愿:落实法律规范,打造社会接纳共识

市人大内司委办公室副主任刘金鹏介绍,《上海市禁毒条例(草案)》已于上周进行二审,未来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作为主创人员的影视剧、文艺演出和广告等将禁入文化市场。此外,草案8章56条法规有10余条涉及落实企业主体参与禁毒工作后的权利与责任,包括界定快递物流行业禁毒工作的主体责任以及企业收纳戒断人员的补助保障。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从全国层面,缺少对快递行业毒品运输责任的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快递运毒的蔓延。此次制定的草案若实施,上海方面地方法规或将成为一个标杆。目前,上海在鼓励企业参与禁毒工作上已经有一定经验,根据统计,上海吸毒人员三年复吸率仅为33%左右,这在国际上也是十分领先。

张昱同时也坦言,吸毒者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病人,由于合成毒品的蔓延,吸毒者的身体与神经系统都有一些不可逆的伤害,但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仍未有相关法规作出规范界定,这是需要去发展完善的。此外,对于戒断者的回归社会,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通过社区、警方、家庭、企业多元治理的方式,完成戒断者回归社会的闭环,维护社会的稳定。 (新民晚报新民网 戴天骄)




    原文来源: 新民网   |  发表时间:2015-11-24   |  作者:戴天骄
    原文链接: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5/11/24/2899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