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同济学生造"极速蜗牛" 代步神器可折叠

29.11.2014  18:49

  


图说: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汽车学院PAMD项目负责人宋建生骑着“蜗牛”电动车。新民晚报新民网 萧君玮摄

  


图说:PAMD项目团队由15人组成,来自汽车、机械、电信等专业,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第一个样品。新民晚报新民网 萧君玮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现实版“极速蜗牛”来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PAMD项目团队研发一款外观似蜗牛的便携式辅助移动设备,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5公里。“蜗牛”不再与“速度慢”划等号,独特的外形让人想到动画电影《极速蜗牛》中小身材大力量的变种蜗牛,外形吸人眼球。
   “极速蜗牛”伸缩自由
  昨天(11月28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见到这辆便携式辅助移动设备。外观看,这辆电动车的主体部分酷似蜗牛的壳,配有车座和车把龙头。与常规车辆相比,前轮更加小巧,而后轮及电池等结构则隐藏在“”里。
  跟“蜗牛”一样,这款电动车也会“缩骨功”。项目负责人宋建生同学现场演示,拔下卡住前车轮的插销,前轮就可以翻转缩进“”中,再将车把龙头折下来,就可以拖着走了。想要掌握骑行这辆“蜗牛”电动车难不难?宋建生说,因采用后轮驱动,初次骑行刚启动时,可能会感到前轮上翘,但只要熟悉几分钟,就能自如骑行。
  “便携式辅助移动设备起到与公共交通工具的连接作用,可以带上地铁、公共汽车、火车等,或可带入室内存放。”据介绍,这款“蜗牛”一次续航可跑约25公里,行驶1小时左右。可以说,设计之初是冲着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去。
   想上路,进地铁,可能吗?
  近期街头上,平衡车、独轮车等新鲜事物逐渐涌现。有关部门表示,平衡车属新生事物,目前还无法对其作出法律与法规上的界定,可以肯定的是,平衡车并不具备道路行驶权。而从外观及结构来看,“极速蜗牛”更趋向于异形电动车。目前,对上路电动车的速度、重量等已有明确的国家标准。
  不过,类似可折叠交通工具进公交、地铁也仍存争议。根据地铁现行的相关规定,在轨交设施范围内,禁止携带自行车进站乘车,其中含折叠式自行车。对此,宋建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款原型车,尚谈不上量产。而他希望,随着大众出行方式的改变,在产品越来越安全的同时,相关政策也能顺应这种需求而有所改变。
   改进材质过便携关 未来更智能
  占地更小,更轻便,在安全的同时让人更方便,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是宋建生及其团队的努力方向。下一代的车款设计,将冲着更轻便的方向而去。记者看到的这款研发中的原型车,车身重量约20公斤,还称不上“便携”。据透露,该团队将对用料、结构进行再优化,减轻重量。如果日后能够面向市场,理想的价格应控制在3000元以内。
  宋建生认为,在拥挤的城市里,便携式辅助移动设备将成为未来交通的一个发展趋势。如何能让他们的“极速蜗牛”更酷?据介绍,同济的PAMD团队还在着手研发由APP控制的便携移动装备,未来的代步车,说不定能够实现自动操控,或使其具备自动跟随等功能。(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萧君玮)
   http://shanghai.xinmin.cn/msrx/2014/11/29/2607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