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网|如何上好军训这堂课?

16.09.2014  18:38

 

 

 

 

 

 

 

 

  正值开学季,军训是许多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课。它既是增强学生国防意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特殊课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不过近年来,各地学校军训状况频出,使得军训这一课应该怎么上,成为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颁布实施《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规定中小学生和高等学校学生接受国防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军训成为大中学校新生入学不可或缺的“第一堂课”。

  华东师范大学武装部部长助理 吴勇刚:我们学校军训从86年以后作为试点院校已经开展了将近30年了,我也是86年开始留校开始搞军训的。

  今年夏天,吴勇刚又迎来全校3380多名新生参加军训,从9月1日持续到9月12日,为期近两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大操场上,十几支身穿绿色军装的学生队伍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操练,精神饱满,口号响亮。吴勇刚认为,从过去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军训对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华东师范大学武装部部长助理 吴勇刚:我想能够在军训过程,在以后学生生活中能够学到部队好的传统好的做法,也是比较好的,另外通过学生军训素质提高,包括体能素质。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总支副书记 王志:军训主要是国防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国防意识,也能增强学生班级集体的荣誉感。

  但是在记者采访中,还是发现每个连都有好几名同学没有参加集体训练,而是坐在操场边的遮阳棚下休息。

  辅导员:就是他们有的是脚肿了,有的是重感冒,有的是膝盖骨下以前动过手术什么的。他们是做后勤兵,因为每天我们会帮同学们看看包倒倒水做后勤服务。

  王志认为,故意使“苦肉计”偷懒躲训练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强调军训纪律的同时,学校也要制定好安全预案,并要求教官和老师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例行询查,对各类安全问题都要有应急措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总支副书记 王志:事实上,只要我们自己保障工作做到位,没有太大问题。作为辅导员,要确确实实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学校也提供很多保障措施,旁边都有很多医生待命,全部辅导员在现场照看的。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学生向记者反映,军训的内容枯燥乏味。根据教育部下发的中学、高等学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集中训练”的军训内容中包括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等内容。但实际上当下军训实施过程中多为“老三样”:叠被子、站军姿、正步走,这些都是学生在学校体操队列比赛中经常会遇到的,所以很难调动起学生参训的积极性。

  学生 何天琦:我自己是希望能够去军事基地的,在学校里面场地和设施有限,只能做一些常规化的训练,我希望能做一些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种摸爬滚打,可能是考虑到现在大学生体质和适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就没有做改变,但是我内心是有这方面的期待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近年来各地学校都在尝试与时俱进地创新军训的形式和内容,增加拳术格斗、伤害救护等实用的技能训练。从重形式到重技能、重兴趣,相信军训“老三样”的变脸能够给军训制度注入新的活力。

                                          阅读原文

来源| 新华社  报道| 记者 张梦洁 潘旭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