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红十字会召开“十三五”规划专家座谈会

03.02.2016  17:28

      近日,浦东新区红十字会召开了《浦东新区红十字事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专家座谈会,邀请市社科院、高校、社工协会、慈善基金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为浦东红十字事业建言献策。

      会上,专家们发言热烈,频频“拍砖”。从近期的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对红十字会体制转型的影响,到中央供需侧结构性调整对红十字会机制转变的启发,从红十字会自身定位、队伍建设、功能性拓展,到《纲要》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乃至字句文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治理的主要思路就是,做大社会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社会组织,建立社工队伍,满足民生需求,破解社会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红十字会也应该把这些最主流的经验进行整合。建议红十字会更多注重社会化,搭建平台,凝聚社会力量,把服务项目做得更专业、更有效。

      有专家认为,全国范围内的红十字会都遇到了很大的坎,至今并没有完全翻越过去,所以,红十字会最基本的任务目标应该是“改变:重塑形象,再出发”,以制度推进公开透明,持续改善社会公信力。一是社会宣传,要进一步加强红十字服务成效的社会宣传,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来渗透展示,改变人们对于红十字的刻板印象,形成社会教育。同时,红十字会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扩大社会影响,红十字源于战争,对自身历史的宣传就是很好的社会价值引领。二是要借鉴企业“独立董事”的模式,通过网络和媒体向社会公开招聘红十字会监事,监督和参与红十字会工作目标制定、项目实施以及人道救助基金的运作,形成真正的社会监督制度。

      有专家认为国内目前已经进入风险时代,大量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比如上海的大火、踩踏等,这些事件中民政部门介入很多,红会几乎看不到,媒体宣传也很少。目前这类危机事件的主要介入策略就是社工、社会组织、高校社工专家,红会可以借鉴,更多的介入社会危机事件的干预。

      专家们普遍关注去年的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正在进行的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认为习近平去年对群团组织的严厉批评其实同样适用于红十字会,建议红十字会要认真研究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意见,根据上海群团改革的具体措施,制定未来五年浦东红十字事业的战略规划,要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摸清红十字系统的供给侧,摸清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重新定位红十字服务领域,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专家们希望红会组织未来要努力由层级组织向扁平化组织转化,红会的策略要向社会化、专业化、项目化转变,要更多的与社会组织、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使自身转型为人道领域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专家建议《规划》内容中增加一部分“实施项目”,可以专门单列几个重点项目进行实施,比如器官捐献,可以以临终关怀为切入点,增设遗体捐赠、器官捐赠等具体项目;比如针对越来越严重的医患关系,建议红会开设常规服务项目,加强大病弱势群体帮扶,比如增设白血病患儿服务项目,等等。

      会议室内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专家们的建议让红会干部获益匪浅,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浦东新区红十字会    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