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文艺工作者获颁“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31.12.2015  10:36

  在上海文艺界数百位老中青艺术家的共同见证下,杨祖柏、吴新伯、张建亚、张培础、陆星奇、陈飞华、林路、金江波、胡建平、奚小琴、蔡金萍、谭晶华、魏松等13位文艺工作者被授予“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昨天召开的第五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座谈会上,蔡金萍、奚小琴和胡建平3位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表了感言,在他们心中,除了感谢,更感责任深重,“”是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根,“”是艺术家成就事业之本,在追求“德艺双馨”的道路上,无有止境,惟当努力。

   蔡金萍:不把儿戏当儿戏

  数十年坚守在儿童戏剧一线的蔡金萍,曾主演过《花木兰替父从军》、《雁奴莎莎》等20余部儿童剧,导演策划了《田螺姑娘》、《灿烂的阳光》、《成长的快乐》等多部儿童剧。如今集演员、导演、艺术管理于一身的她,坚持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儿童”:“69年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她教导我们每一个从事儿童戏剧的工作者要‘爱孩子’,要‘用戏剧点燃儿童的想象力’。沿着宋庆龄女士指明的方向,我一路走了近40年,宋庆龄女士播下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田。

  对于儿童剧的未来,她有着一份自己的坚持——“不把儿戏当儿戏,要用童心换童心”。她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宋庆龄的儿童戏剧事业,“愿越来越多的儿童剧人才脱颖而出;愿孩子们看到更多更好的优秀儿童剧”。

   奚小琴:学之深而爱之深

  奚小琴是海派剪纸艺术重要代表性人物,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她跟随著名剪纸艺术家王子淦学习剪纸,至今已有40多年,期间她也经历过社会的起伏变革,在很多手工艺者转行离开時,奚小琴却没有放弃,她说,这是因为“学之深而爱之深”。“‘上海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切身感受到了大环境改善给民间艺术发展繁荣带来的良好氛围和发展机遇。”

  自言“幸遇文化发展盛期”的她,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并传播海派剪纸技艺,“2007年开始,我在单位里手把手带教徒弟,在街道社区、中小学校、文化机构开设讲座与兴趣班传播剪纸艺术,今年又受复旦视觉艺术学院之邀,开办了18课时的剪纸选修课程,推动剪纸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受到百姓欢迎”。

  在奚小琴看来,用“固本枝荣”比喻中国的剪纸再贴切不过,“传承是民间艺术的根本,创新是发展的必须”。

   胡建平:心怀敬畏不敢疏忽

  而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制片人胡建平(笔名简平)是SMG历史上首位电影华表奖、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的“大满贯”获得者。但在谈及获得“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时,他仍然用了“深感不安”四个字,“做一个文艺工作者,是我从小的意愿,我为此已经努力了数十年,但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那是需要尽毕生之力的,而且永远高峰在上。因此,我的不安来自于我自己都知道距离之遥”。

  在艺术上,他要求自己有一颗敬畏之心。因病动完手术后才四个月,他就担任电视剧《大波》的总制片人,在拍摄和后期制作整个过程中,他亲力亲为,不敢有一点疏忽,成了带着中药罐的“空中飞人”。在艺德上,他要求自己有一颗高洁之心。三年多来,他在上海乃至全国大中小学、图书馆、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等处举办了126场公益讲座,推广文学阅读和影视欣赏,帮助人们接受文学艺术熏陶。“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真诚、执著、正直、谦逊、富有理想和人文情怀的文艺家敢称自己已臻完善,因此,对于我而言,即使是一个最为普通的人,我也没有任何选择地必须一直向前,永无止境,惟当努力。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