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文物中的传统美德 沪历博馆藏文物图片展开幕

11.11.2015  11:50
展现文物中的传统美德 沪历博馆藏文物图片展开幕

图片说明:天晓得乌龟招牌

丰子恺漫画《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

  东方网记者程琦11月10日报道:一百年多前,在广西路汉口路开了家文魁斋糖食店,生意极好,就有人用同样的店名也开了家糖食店来抢占生意。为了表明自己才是正宗的文魁斋,嘉兴文魁斋的老板灵机一动,请人定做了这么一块稀奇古怪的招牌——天晓得乌龟招牌,上书“天晓得”三个大字,表达自己的诚信经营。沪语中有句谚语“大舞台对过——天晓得”,其实就是出自这个招牌。

  日前,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文物中的传统美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展》上,被沪上市家喻户晓的“天晓得乌龟招牌”展出,而与之一同亮相的还有丰子恺的漫画以及贺友直的连环画等百余件珍贵文物、史料,讲述了自古以来上海人传承与弘扬“重信守诺”“克勤克俭”“救困扶危”“舍身报国”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

  老话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本次展出的丰子恺作品《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便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随着年龄增长,老大穿不下的衣服,依次轮转给老二、老三、老四。旧了、破了,母亲就会缝上个补丁。上海老一辈常教育孩子:打补丁不坍台,而人邋遢才丢人。

  如今,丝袜是很平常的物件,但它曾经是很金贵的东西,一旦扯破了、抽丝了,主人舍不得丢,还要专门找人修补。贺友直的作品《补丝袜》描绘了当时补袜的场景:只见补袜娘用一个筒状的绷子将丝袜套在上面,拉开破损之处,用极细的针穿了极细的线,密密修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说,多年来上海人就是在这精打细算中过着日子,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克勤克俭的美德依然不能丢。

  据悉,该展览以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主张为线索,经过近一年的筹备,遴选了100余件珍贵文物、史料、历史照片,运用适当的辅助手段,以上海历史为切入视角,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地展现。展览将持续到11月26日。

  作为2015年上海市文广影视管理局、文物局“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主题展览项目,此次展览从诠释优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契合点出发,通过“修身齐家”、“服务社会”、“自强报国”三个篇章,讲述了自古以来上海人传承与弘扬“重信守诺”、“克勤克俭”、“救困扶危”、“自立自强”、“舍身报国”等优秀中华美德的故事。

  主办方希望,观众能够在观展过程中,把焦点落在上海人发扬“孝悌忠信”、“敬业奉献”的传统美德之上,以及以各位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为代表的当代人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彰显与中华优秀美德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展览开幕当天,上海的全国劳动模范杨怀远、全国道德模范曹道云、李影、杨兆顺等受邀参观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