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校举行

01.11.2018  01:31

  10月30日下午,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我校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承办,《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协办。

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校举行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上海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赵丽霞,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晓明,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总编辑刘运辉,《台港文学选刊》执行主编赖碧强,著名网络文学家刘波,著名作家小白,《台港文学选刊》主编助理游锦寿,中文系校友张文仲和叶骁骅出席颁奖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曹友谊,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党委书记王庆华、副系主任文贵良,中文系现当代教研室主任罗岗,系主任助理徐燕婷、汤拥华参加颁奖典礼。

  曹友谊在致辞中向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并祝愿他们再接再厉、矢志不渝,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他表示,今年是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举办的第十年。十年来,中融原创文学大赛已逐渐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文学艺术界一项标志性的文学活动。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离不开作家创作出更多书写和记录人民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校党委副书记曹友谊致辞

  王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获奖选手的祝贺,以及对青年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殷切期盼。文脉悠悠,延续今朝,中融原创文学作品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十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强调,如今上海正在努力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原创文学大赛的举办,也将为塑造上海文化品牌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致辞

  赵丽霞代表上海市教委向在本次大赛中获奖的各位文学爱好者和大学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为承办和协办这次大赛付出辛勤劳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上海文化是上海的四大品牌之一,迫切需要我们深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改革,培养一大批具有创精神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市教委举办的近三十项学科竞赛中,原创文学这个竞赛作为唯一一个文学类赛事,参与者非常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市教委将继续大力支持这项比赛,一起把大赛做好做精,力争打造一个文学类的大赛平台。

上海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赵丽霞致辞

  随后,王晓明介绍评审情况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王晓明回忆了40年前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求学的经历,以及徐中玉、钱谷融先生对那时的他、对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他还讲到,在这个社会,进步的、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力量和小气的、庸俗的、向黑暗妥协的力量总是在斗争和对抗。而文学,也是在优秀作品和庸俗故事的抗争中发展。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晓明介绍情况

  颁奖典礼上,孙甘露宣读获奖名单,并由各位嘉宾给选手们颁发奖杯、奖状,并与选手们合影留念。接下来,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潘苇杭、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熊月同学上台发表获奖感言,并分享他们自己的创作体会。潘苇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年代,人类作者要创造什么样的佳作,才能抗衡机器作者?她指出:情之妙,往往有不可理喻、无理而妙者。当人类作者不得不与程序作者爆发厮杀,我们只能抄起不讲理的精彩,去对抗讲道理的精彩。熊月同学感谢了大赛评委给予她的肯定,并阐述了自己获奖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过程,再申“珍惜当前”的主题,表达在电子技术发达的今天,对亲情意识的寻找和呼唤依然重要。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宣读获奖名单

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颁奖

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

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潘苇杭

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熊月同学

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作总结

  典礼最后,朱国华发表了总结致辞。朱国华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对参与举办颁奖典礼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获奖的选手表示祝贺。他表示了三重特别的期望:第一重是对上海的期望,期待它重新成为文学之都;第二重是对华东师大的期望,期望它滋养更多的文学人才;第三重是对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期望,让文学创作重回师大课堂。

获奖选手

  我校自2008年开始举办原创文学大赛,旨在传承师大作家群热爱文学、追求理想的精神,弘扬原创文化,搭建交流平台。自此之后,每年举办的原创文学大赛逐渐成为爱好文学者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文学赛事。我校中文系将秉承情怀,传承品质,在更多文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参与下,在老一辈的期盼和新一代的热忱下,让原创文学大赛越走越远。

   

图| 吴潇岚 王子涵  文、来源| 中文系   编辑| 谢瑶姬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