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表演奖得主周虹 她让“儒林戏”飘出“虾油味”

14.05.2019  16:12

图说:周虹在闽剧《双蝶扇》中的扮相

  “闽剧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莆仙戏、闽剧、芗剧、高甲戏、梨园戏)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闽剧已有400多年历史……”周虹经过数十年的刻苦,塑造了数十个鲜活角色,又刚刚凭借在闽剧《双蝶扇》中缠绵时甜美圆润,激情处高亢嘹亮的表演,获得了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但作为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最关心的是闽剧的当下和未来。

   入行三十载

  算起来,周虹入行已有三十年。“那时的我,对闽剧没有特别多的印象。我的家乡福清属于福州,福清话与闽剧中的福州话相近。”1989年,福建艺术学校的几位老师到福清招考闽剧班学员,学校文娱骨干周虹报了名。经过两周培训,周虹被推上了考场。试嗓音条件、考反应能力、小品表演、测身高趋势……懵懵懂懂地,过五关斩六将,周虹跨进了艺校大门。与她同时进入艺校闽剧班的,还有现在闽剧舞台上挑大梁的陈洪翔、陈琼、陈言芳等人。

图说:闽剧《双蝶扇》剧照

  五年的艺校生活,有苦也有甜。最苦的要算“吊腿”,每天中午,老师会将学生的腿绑在柱子上,练金鸡独立,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周虹回忆说:“起初大家都吃不消,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都哭了。”后来同学们渐渐适应,苦中作乐。最甜的要属渐渐摸到了艺术的门槛,周虹1994年毕业时就凭借折子戏《昭君出塞》获得了福建省戏剧奖。

   恩师手把手

  进入省实验闽剧院后,十年间周虹在舞台上塑造了20多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但周她忘不了进院排演的第一部大戏——《梅玉配》,这部“林派”艺术的经典剧目,闽剧著名演员林瑛不仅在程式上手把手地教,道白一句句传授,在演出时,还亲自为周虹包头、化妆。

图说:周虹在闽剧《双蝶扇》中

  青出于蓝胜于蓝。闽剧《潘金莲》1986年在福州首排,当初为了演好潘金莲回答张大户的“你嫁与谁家”时的那声冷笑,林瑛对比了许多女孩子笑时的表情,不厌其烦地练了两百多次。而周虹版的《潘金莲》在林瑛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松杀嫂”一场戏,却比原版减少了20分钟,这要求周虹在120分钟内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要在舞台上充分展现“手、眼、身、法、步”的扎实功底,不仅眼睛会说话,肢体也要会说话。一天十几小时的排练,连续数月的努力,周虹终于在2006年岁末成为闽剧历史上第一朵“女梅花”。

   期盼年轻人

  2011年她从师傅林瑛手中接过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的重担,这些年她努力想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留下一些有“虾油味”的经典剧目,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闽剧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坚守地域特色和文化风味,是挑战也是机遇。周虹此次参评文华表演奖剧目《双蝶扇》,正是将当代人文情怀寄托于传统戏曲进行温情诗意表达,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善良和真诚,传承了闽剧“儒林戏”的独特风采。二是推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周虹说:“闽剧的未来属于青年演员,如今的青年演员一定要尽快成长,担起传承闽剧文化的使命。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