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做客上海交大通识教育“名家讲堂”[图]

21.10.2014  23:27

10月20日下午,世界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名家讲堂”,在人文学院100号带来“从世界文学的视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系列讲座第一讲:“翻译与文化调适功能:以林纾为中心”。本次讲座由校通识教育委员会、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务处和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人文学院副院长丁晓萍主持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代表学校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李欧梵教授做客上海交大通识教育“名家讲堂”表示衷心感谢。朱健指出,从世界文学的角度解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对于提升交大学子的人文素养、打开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十分有利。

讲座中,李欧梵教授着重探讨在晚清的保守文化氛围中,林纾是如何通过古文翻译策略来引进西方文化的。他从林译小说在晚清和民国初年的备受推崇、和在今天的备受冷落开始谈起,娓娓道来林纾的翻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白话文体建立的影响。李欧梵教授指出,林译小说的文体既有古文的优美,又夹杂通俗白话的片段,显示了林纾作为帝制末年传统文人的复杂心态,亦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整场讲座,李欧梵教授的开阔视野与生动讲解,使现场听众深受启发。讲座最后,他还特地预留出时间,接受现场多位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就世界文学、林纾翻译等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李欧梵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在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等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学术名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等,在国际汉学界已是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读书。李欧梵教授此次来校举办讲座,将着重关注近年来跨民族、跨语际的文学、文化主潮,重新提出“世界文学”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四位不同时期的作家――林纾、鲁迅、施蛰存和张爱玲的分析探讨,揭示东亚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所所扮演的角色。

据悉,系列讲座的后三场将分别于10月21日、23日和24日下午2:00在人文学院100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