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

15.01.2015  11:39

1月9日下午,金山区漕泾镇花园社区精神幸福园里的老人们欢聚一堂,高唱《文化养老好》、《我爱幸福园》、《夕阳红》等歌曲,共同庆祝创办精神幸福园5周年。学员蒋选青还自创打油诗:“谁说珠黄失光彩,谁说人老不值钱,花园精神幸福园,老人各个有作为。

□通讯员 徐鑫 记者 忻才康

开心乐园,老人生活更精彩

5年前,漕泾镇花园社区的许多老人面临一个问题:退休后,老人是不是只是带带孩子、烧烧饭了?老人是不是搓搓小麻将、看看家了?针对老人们的迷茫和困惑?2009年,花园社区居委会创办起精神幸福园,使参与活动的老人们心情豁然开朗。许多老人说,自从参加了精神幸福园的各种活动,大家感到学的东西还很多,老人的生活可以很丰富,人生价值升华的空间还很大……精神幸福园,就是老人们的精神家园和开心乐园。

据了解,精神幸福园里有27名学员,平均年龄71岁。精神幸福园坚持以文化养老为主线、文娱活动为载体、健康养生为目标的办园方针和“四自一奉献”的办园模式,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奉献社会,他们贯彻“精神文化养老”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生命更加精彩。办园5年来,他们学习、读报、唱歌、诵诗等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元旦、春节、七一、中秋、国庆、敬老节等重大节日一个都不拉下,生活得健康快乐。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传递了正能量。

文化助老,农村老人乐无穷

精神幸福园的老人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还给老伙伴带去了快乐。他们深入乡村社区,说形势、讲政策、办活动、搞宣传,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给农村老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快乐。尤其在2014年,他们在漕泾敬老院开设了“夕阳红康乐室”,吸引了40多名敬老院的老人参加。

如何给这些小学文化程度不高且高龄的农村老人送去精神幸福,让他们笑得更加灿烂?精神幸福园的创始人王嵩山和他的团队动足了脑筋。精神幸福园的志愿者宣讲队先后举办看图宣讲全国两会精神、说百岁老人的故事、讲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唱《解放区的天》等老歌,还向他们传授老人健身操等,让农村老人的笑容更多了,也更灿烂了。精神幸福园在敬老院已先后举办15次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次互动都让老人像过节一样开心。2013年1月,精神幸福园加入 “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