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用坚持报答每一个远方

01.04.2016  09:48

  不久前,敬一丹来到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为学子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敬一丹曾先后主持央视《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栏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粹。

   放大弱者声音,传播智者声音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点访谈》就是舆论监督的代名词。那时老百姓有句话叫“有什么事找《焦点访谈”,甚至有人叫《焦点访谈》“青天”。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承受着人们超乎寻常的期待。就是在民主法制尚待健全、一些渠道还不够畅通的社会背景之下才出现了《焦点访谈》,才出现了公众对《焦点访谈》那么高的期待。

  我们每个《焦点访谈》的记者都有一项日常的功课——面对观众来信。我有时拿到信一看,一张纸上全是红手印,失地农民等一些缺少申诉渠道的人,通过这样一种渠道发出声音,申诉各种不平和冤屈。来信的落款都特别长,越长就说明越是角落,都是某某省、某某市、县、镇、乡、村,费多大劲信才能寄到中央电视台。

  每天回看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是什么?就是放大这些弱者的声音,传播智者的声音,让我们一个个具体的节目有一个远方。这个远方是什么?就是要让我们的公众了解舆论监督的力量,用我们的节目来一点点推动文明、秩序和平等,让舆论监督这个词通过一个个节目从生词变成熟词。

  今天,人们那么自觉地运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我觉得其中有我们当年的努力,也正是我们当年的追求。

   让大家感受痛楚,看到机体的毛病

  激情是容易的,韧性是不容易的。坚持舆论监督,仅有激情显然不够。我们在《焦点访谈》多年坚持下来的人,身上必有一种素质,叫做韧性。有些刚刚走出校园的人是带着新闻理想和激情来的,带着为民请命的愿望去艰难地调查,好不容易做出节目,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播出。这对于很多只有激情而没有韧性的人来说,是极其不能承受的。接二连三遭遇挫折以后,有人就离开了。

  现在《焦点访谈》依然有一直在一线工作着的,比我在《焦点访谈》时间更长的元老,他们无一不是具有韧性的人。我觉得这一点对做任何职业的人都是需要的,激情是容易迸发的,但韧性是不容易持续的。这些有韧性的人,他们以韧性的力量坚持,所以在栏目频繁更替、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环境里,《焦点访谈》存在了21年,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现象。

  我是一个缺少锋芒的人。我想我喜欢《焦点访谈》,但未必适合《焦点访谈》。后来《焦点访谈》实行总主持人制,我成为总主持人。这个角色恰恰和现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沉淀、思索,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解决,它更需要的不是现场的锋芒,而是分寸和稳定感,我觉得我恰好适合这样的角色。

  就这样,我在慢慢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调整、适应,找到和栏目更契合的一种关系。我可能给大家带来的不是刺痛,而是隐痛。《焦点访谈》就是一个让社会保持痛感的节目,它不是让人轻松的节目,而是为了让大家感受痛楚,看到机体存在的一些毛病。

  我们坚持着,在舆论监督力量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坚持的意义。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