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彰显价值引领
11 月28 日晚6 时30 分,上海大学J 教学楼, 可容纳近150 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今年冬季学期全新推出的《创业人生》通识选修课第一讲,又一次迎来了“开门红”。
上大的《创业人生》课程和该校2014 年首次推出的《大国方略》课程、2015 年的《创业中国》课程一样,都是突破高校传统思政课范畴的全新思政课。这三门思政课, 都须接受学生“用脚投票” 的考验———看看多少本科生会自愿选修。可喜的是, 上大收获了骄人的答案:七个学期过去了,开一门,火一门。
思政课创新之风, 已蔓延到更多大学校园:复旦有《治国理政》、上海交大有《读懂中国》、同济有《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有《法治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人文中国》……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应运而生, 代表着上海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全新探索: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强化和延展
不能解答学生心头疑惑的思政课,不是理想的思政课。一位大学教授的观察很有代表性:“有些老师刚开始讲,学生的头就低下去了。老师抛出一点理论问题或提出一些概念, 学生就开始在手机上查百度。”
思政课能否首先让学生“把头抬起来”?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就给沉闷的思政课堂带来了新空气。这门课的一大创新之举是,授课采取“项链模式”,不是由专职思政教师从头讲到尾, 而是由各学科的老师联袂讲学。
在高校, 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化”困境,老师们时有讨论。主流意见认为, 这跟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有关,其根本原因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教授说,很多专业课老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讲解知识———只管知识传授,不管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