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校举行 四地教育学师生共议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23.07.2014  16:12

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国际化互动中,中国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6月30日至7月4日,在2014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首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百余名教育学研究生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

首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MOOC ——数据时代的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黄婉莉在论文中探讨了MOOC的评价和认证。她认为MOOC的评价和认证贯彻了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MOOC的学习评价呈现出智能型、交互性和过程性等特征。MOOC评价和认证背后体现出的关注过程的自主学习,以及开放平等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是现代及未来社会所倡导的学习观。

交互性是MOOC学习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学习评价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中。同伴互动的评价方式使得学习具有开放性,增加了学习者相互交流的机会。Wi-ki、讨论区、答疑区、在线实验室及其他交互学习工具的广泛运用,使学习者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MOOC中的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筛选择优,而在于诊断改进和激励。评价在这里被当做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终点,它是获得设计、调整教学所必需的信息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环而不是学习之外的附加环节,有机地融于学习之中。这体现了由“对学习的评价”向“为学习评价”转变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评价目的下,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彰显,学习变为一种个体积极参与,主动追求和努力付出的活动。这无论是对社会发展,教育变革还是个体成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开放是MOOC学习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学习不再是囿于时间和空间的活动,只要有学习的意愿,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时机。而这,正是终身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学习。

(摘自《评价与认证:审视MOOC的另一种视角》——黄婉莉)

专家观点:

对教学双方有更高要求

黄婉莉的研究得到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国睿 的认同。他介绍,MOOC这一术语最早是在2008年由两位加拿大专家提出的,它的概念是将全球顶级的大学课程资源以分段化的形式免费输出到网络平台,供世界各国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每周定量的学习、作业、互动和最终的考试能拿到修读证书。2012年开始,斯坦福大学“Coursera”网络教育平台、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线教育平台EDX(EdxOnline)的陆续创建更是将这一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入了清晰化发展的阶段,同时向世界宣告了MOOC时代的到来。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MOOC 的课程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它有非常强的交互性。”范国睿解释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各个客户端学生的行为,如果遇到难题,名校教授还会亲自为其解答。

不过,MOOC在提供全新学习平台的同时,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大部分课程是碎片化的,通常在5~10分钟,短而精,所以教师不再是“满堂灌”,这就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自发地动手实践,参与讨论,并且有毅力,肯花工夫。“有人认为MOOC很可怕,其实也不一定,因为网上学习是可以逃的,毕竟坚持到最后的人还是少数。”范国睿打趣道,“这就好比我们大学里的一些选修课,刚开始看热闹的学生很多,后来人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要考试。

目前国内高校也已经开始了此类实践,诸如清华的‘学堂在线’、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但怎样界定可选课程的范围,实现线上与线下学分、学制的挂钩,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MOOC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的影响是必然的,就看我们有没有胆量开放MOOC,开放到怎样的一个度。”范国睿如是说。

移动学习——碎片化环境中新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陈彭研究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微学习活动,他认为,微学习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是未来远程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微学习适应了当今时代下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习惯,正逐渐从传统的网络远程学习领域拓展到移动互联的学习环境中。微内容是几乎与微学习同时兴起的信息形式,也是其知识基础。从简短的文本、图片,到精巧的音频,再到小动画、小短片,甚至是一个链接也可以看成是微内容。这些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充斥在我们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将这些学习内容单元相互联通,形成动态的、可解构重构的学习过程,即是微学习活动过程。

如何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环境里充分发挥微学习的特色,设计简单而优良的微学习活动,将数字化学习理念和泛在学习思想融合入新时代下学习活动设计之中,是移动互联时代微学习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摘自《移动互联时代的微学习活动设计策略探析》——陈彭)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饶红对移动学习的对象微资源进行了研究。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等微浪潮的涌起及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数据终端的发展与更新,我们正逐步向“微时代”迈进,微资源的概念也被提到人们面前。“”是所有资源的共同特征,其意义指向为三点:将宏大内容解构为相对完整的、模块式的特定小主题;容易获取,灵活自由;学习者能迅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受到借鉴与启发。“资源”是核心,是学习者知识的直接来源。微资源的内容短小精炼、结构模块化、内容系统化、获取方式简单灵活,它的出现给基于手机的非正式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推动其向前迅猛发展,且完全符合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组织系统发展方向和模式的概述。基于手机非正式学习的微资源是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整个过程中,互联网的开放性造就了微资源从开发到应用整个过程的开放性;内容短小的微资源,整体上是模块化的线性结构,但为了保证每个模块学习内容的完整性,非线性的设计必不可少;内涨落与外涨落的完美配合,使模块化的学习内容得以线性的、完整的呈现;微资源的开放性使它本身长期处于一种非平衡态,这种状态使微资源可以不断的创新、发展。

(摘自《以手机非正式学习视角探究微资源的建设策略》——饶红)

专家观点:

非正式环境的学习效果更佳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 引入了“学习科学”的概念,来解读移动学习。“如果我们想了解学习怎样在复杂环境中发生,我们就应该按学习在环境中出现的情况去研究学习。”任友群解释道。

任友群举例说,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已经对零碎时间中的学习作了些有益的尝试。其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学习者在一定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其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背景关联也与固定、大容量等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移动学习这种碎片式的学习经验要求零散化的学习材料。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习者利用视听材料、充分利用琐碎时间、受外界干扰较小的学习内容应该成为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因此,从语言学习入手,他们开发出了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模块包括了生词训练、测验、单词和词组翻译等功能。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移动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在设计学习模块时从时间上加以把握,每个学习模块持续的时间被控制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

我非常希望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非常认真地来理解非正式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在基础教育中应加强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用好博物馆、科技馆、世博馆等资源,做好这方面的探究工作。”任友群强调,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孩子在对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技能、科学的情感、科学的认同等方面产生比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监测体系——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和载体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许海莹研究的是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她对美国STEM教育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评述。

当前,美国正在全面实施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 ng and Mathematics,简 称STEM)教育战略。该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评估诸如2011年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的 《成功实现K-12STEM教育》 等各种有关STEM教育的报告和法案中的政策建议和措施的实施和进展情况。其次,要衡量学生在STEM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兴趣以及与STEM教育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再次,要追踪联邦和当地政府在金融、人力资本和物质等方面对STEM教育的投资情况。此外,提供包括校长和教师在内的STEM 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胜任度的相关信息。最后,要为促进联邦政府在STEM教育的投资以及在劳动力需求预测的基础之上的劳动力发展提供战略性的规划。

我们应该研制开发出一套指标系统作为监测与评估的工具和载体。通过将教育政策的目标进行分解和可操作化,将教育政策的目标用不同的指标来具体体现,从而实现通过监测指标来监测教育政策的目标实现程度的目的。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的指标应该具有有效性、可操作性,还应该系统全面。美国STEM教育监测的指标体系非常注重数据和信息,提出了针对所有指标的两种数据状态和4种数据类别,分析了每一项指标的现有和潜在可以利用的相关数据,同时分析论述了每一项指标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哪些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这对于我国构建和完善教育监测指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具有很深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摘自《美国STEM教育监测指标体系述评》——许海莹)

专家观点:

评价体系要发挥镜子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张民选解读了PISA测试对上海教育的意义。

  PISA是由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测评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时,学生(15岁)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可以说,从这些15岁学生身上显现出的能力,将代表这个国家未来劳动力素养的水平。而‘素养’(literacy)一词其实也是由PISA测评创造出来的,它与文盲(illiteracy)对应,所以测试并非考查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同时,张民选还提到,PISA测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考试,它关注的不是学生的个人成绩,而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成绩,由此发现一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优势特点和遇到的问题,这也就是它为何广受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原因。“通过PISA,我们可以看到65个国家的测试数据,从而帮助各国在大数据基础上做教育决策。以前,人们总说美国教育怎么好,但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坏在哪里,又说不清楚。现在,我们可以通过PISA测试的结果制定和完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教育效果。

PISA测试的参考价值毋庸置疑,因而上海的成功也引来了世界各国的探访。张民选笑称,很多国外的教育部长都问过他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们的秘密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就像美国人有‘美国梦’,我们中国人有我们的‘教育期望’。”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有着很强的信念,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加上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两千年的科举制度,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将“教育”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此外,30年的改革开放确实令中国的教育与时俱进——从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和本土化改造,到持续推进三轮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与研讨制度的建立,包括市级和区县在实现教育公平、经费和资源共享上做的努力都在PISA成绩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获得了国际友人的称赞。

然而,在“大数据”的支持下,PISA一方面给予了上海足够的自信,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很多不足和问题。而张民选也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冷静:“我们要自信,更要自省。不能因此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世界一流,上海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不能代表中国,基础教育也不能代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国外是有差距的,所以现在仍然有不少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此外,他还提到,上海学生的数学虽然在测试中排名世界第一,但他们擅长的是把现实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来解答,反过来却存在短板,即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还不高。

张民选表示,PISA是由“大数据”铸起的一面镜子,而不是一块功利化的奖牌。 

相关链接:

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2014年长三角“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首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提供了一个多元功能的平台,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百余名教育学研究生聚集在一起,通过论坛的平台,实现了一次教育科研的自我突破和集体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们是此次论坛的真正主角。在投稿的130余篇研究生学术论文中,有83篇高质量论文被筛选出集结成册;来自五所高校的39名研究生还进行了分组会议交流,同各地师生分享了全球化与教育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期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变革中的教师、新技术与课堂教学五大主题的论文内容。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介绍,此次论坛是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上,为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区域教育合作,江、浙、沪三省市共同签署了7项关于高等教育的合作协议,而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合作协议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安徽省也正式加入此项计划,由此全面开启了江、浙、沪、皖三省一市4地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主要合作内容包括:每年三省一市各举办两场研究生学术论坛,共计8场;每年举办一期研究生管理干部研修班。

据悉,此次论坛由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协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学位办领导及相关代表均出席了论坛开幕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和江苏省学位办主任杨晓江分别致辞。“江、浙、沪、皖4地人文相亲、地缘相近,拥有很好的交流合作基础。”束金龙表示,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旨在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的舞台,他希望广大研究生通过积极参与论坛,能够激发出创新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开拓视野、收获友谊。 

阅读原文

 

相关报道: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首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  文字| 时报记者 宋一宁   编辑| 董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