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6年第19期

23.06.2016  20:27
目  录   【重要活动】   首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落幕   【考试招生】   今年本市民办中小学招生录取工作完成   【教育综合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复旦大学积极推进医科“聚源合流”教学新模式   【社会实践】   浦东新区教育局全面推进高中生社会实践工作   【校园文化】   上海财经大学精心打造“悦读”文化品牌   华东政法大学设立“青年之声”对接青年成长需求   【简讯】       【重要活动】   首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落幕  6月3日,第一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活动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落幕。副市长翁铁慧、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市教委主任苏明、杨浦区区委书记诸葛宇杰、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杨浦区副区长黄红等参观了各版块作品,并观摩了“汇创青春”优秀作品汇演。   为期1个多月的第一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季活动,涵盖了音乐、舞蹈、设计、服装、动画、工艺、戏剧、影视等各个类别的艺术作品,上海40多所高校积极参与,参展作品3000多件,各类展示展演30多台,参观市民学生数十万人次,吸引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M50创意园区、尚街Loft时尚生活园、半岛1919创意园区、漕河泾园区等创意产业园区及企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展示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最新教学成果,搭建了校园创新创意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另一方面激发了校园创新活力和就业潜力,发掘、孵化、助推了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扎实专业功底的校园设计和创新人才,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创业平台,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市教委高教处)     【考试招生】   今年本市民办中小学招生录取工作完成  6月3日,2016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完成。全市共有31880名学生填报民办小学,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3.3:1(2015年为4:1);全市共有29033名学生填报民办初中,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例平均为1.7:1(2015年为3:1)。   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平稳有序。报名学生中,85%选择所在区县民办小学,比2015年上升约11个百分点;63%选择所在区县民办初中,比2015年上升约36个百分点。民办小学只填报第一志愿的学生约占报名总人数的44.6%,比2015年上升7.7个百分点;民办初中只填报第一志愿的学生约占报名总人数的40.2%,比2015年上升3.9个百分点。(市教委基教处)     【教育综合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修订并实施《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基本条件》,制定专任教师聘期考核方案及分类考核标准;制定实施《专职科研人员聘用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博士后研究员管理办法》,建设一支科研创新力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完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多元化教职工薪酬体系,探索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和多渠道分配模式。   二、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 深化大类招生和分层培养,实施暑期短学期制度,落实“本科教学质量评定办法”,在多个学科专业实施“理科菁英人才计划”;探索以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持续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   三、创新科研体制机制。 积极参与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人文社科及理工类学科均修订了科研实绩奖励办法;完善科研运行保障机制,完善间接经费、结余经费、横向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及科研管理系统;设立“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和“重要科技奖励培育基金”,力争产出大项目、大奖项;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深化财务二级管理改革,综合院系发展目标、学科水平、专职教师数量等因素,核定经费总额后统一“打包”给院系;院系预算安排经费和结算经费可统筹使用,使院系自主当家理财;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开展公用房有偿使用前期准备和试点工作。(华东师大)   复旦大学积极推进医科“聚源合流”教学新模式   一、改革课程内容,打造医科各学科立体交互课程。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专家共同编写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集体备课、授课。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基于疾病的多学科整合式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课程新体系。融合预防与临床医学教学,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预防医学社区实践基地,构建“教学-实训实践-科研服务整合”社区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防治结合的新型卫生人才。护理专业学院教师走进医院与临床教师一起实施床旁教学。   二、探索本研一体,贯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 调整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和构架,削减理论课学分,增加研讨型、实践型课程的比例。实施基础医学专业“5+X优化整合培养方案”和药学专业“本硕博”连读,打通本研课程。如构建“5+3”临床医学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注重协同机制创新,把临床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创新,以培养医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突出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培育。   三、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整合型医学研究资源。 基础医学院与学校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平台共享、课题合作,培养学生的基础和临床综合科研素养。实行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和以“互聘”形式参加导师组,指导本科生开展科创项目研究,指导研究生学生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临床能力。生物医学研究院通过与学校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儿科医院等合作共建,在高端研究、学科交叉、成果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综合性大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交叉学科新优势领域。   四、服务区校合作,探索医改与教改深度融合。 与闵行区政府签署共建“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协议,打造医疗“联合体”、医教研“结合体”、健康服务“综合体”。选派优秀医科学生到区域附属医院、区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机构实习、执业,培养掌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等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通过教学改革,将医学实验室延伸到社区和群众,为区域医疗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生力量。(复旦)     【社会实践】   浦东新区教育局全面推进高中生社会实践工作  浦东新区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高中生社会实践工作,全区已建立各级高中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202个。   一、制订计划,整体设计部署。 各学校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定人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岗位、定方案”的六个定。   二、统筹协调,建立合作机制。 发挥“浦东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协调,推出一批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基地。   三、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模式 建立新区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工作QQ群”和“基地工作QQ群”,学校、基地实时与高中学生互动,延伸培训,有效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多元发展,创建实践特色。 重点挖掘各学校、基地的特色课程和活动,开展特色项目评选和成果展示,增强实效性,形成特色,扩大影响力,确保特色学校、基地建设工作健康开展。   五、双向签约,严格指导把关。 指导各相关单位完善共建协议,对申报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排查,解决基地在岗位设置、校馆衔接中的问题,建立安全责任制,推动学校和基地签约。   六、促进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不定期召开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研讨会、推进会和总结会,构建学校与基地育人共同体,推动各实践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浦东新区教育局)     【校园文化】   上海财经大学精心打造“悦读”文化品牌   一、搭建自组织阅读平台。 成立“悦读”书友会作为学生阅读的自组织,接受图书馆赞助支持和间接指引,由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承担日常管理。书友会采用会员制,吸纳喜爱人文阅读与写作的学生,承担一定工作职责,根据入会时间和活动贡献度,对会员进行评级管理。书友会核心管理团队,由大学生互相推选产生,相关主题活动的选择、策划、组织、评价总结等由学生自我进行。   二、精细阅读推广活动。一是 细分阅读需求,划分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的启发式阅读活动,和以学者专家主导、学生参与讨论为主的深度研读活动,聚焦主题,突出专业和深度。 二是 参照课程管理标准组织活动,实施活动全过程管理,融入学校通识教育“第二课堂”体系。 三是 采取循序渐进、形式感官多元化的活动组织,从主题书目推荐及书展,到封闭读书会、读书交流会,到观影会、专家讲座和主题征文等。   三、注重成果积淀出版。 规划出版“悦读”推广计划系列出版物,使之成为学生优秀作品的发表平台,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淀和推广平台,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 一是 对出版物进行品牌化设计。 二是 建立协作的出版工作方式。由图书馆专业馆员做出版物的定位、框架设计、书目筛选等,由学生负责写作和编审,由学科专家把握资源筛选,向学生提供写作和阅读上的指导。 三是 将资源本位的教育理念融入出版内容编排,方便学生课外自我阅读和写作训练。通过对原生作品进行有序收藏、主题揭示、积淀传承,并通过同辈学习效应,互相分享,形成阅读-分享-再阅读-再分享的螺旋式“深阅读”。 四是 注重在新媒体的发布和推广。(上海财大)   华东政法大学设立“青年之声”对接青年成长需求  华东政法大学以“了解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为目标,于2015年上半年开展“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建设。目前关注峰值量达到5000余人次,问题咨询9000余人次,接受线上提案580个,成为校内最受欢迎的学生专属网络空间,基本形成“有问题找青年之声,一小时内必有回应”的良好态势。   一、搭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服务体系,实现“ 1 小时回应”全覆盖。 确保普通问题1小时内必有回应,疑难问题48小时内必有官方回复。   二、线上线下联动,多维领域并轨运行。 以“发生-回复-反响-推广”为主思路,一方面,发起线上“微调研”,系统收集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走进学生、服务学生提供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青年诉求,组织相关活动针对性解决青年实际需求,例如针对丰富日常课余活动的需求,校团委与上海文化广场等多单位合作,推出音乐剧、话剧、电影的免费票、优惠票,实现线上与线下整合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自我管理,完善高校学代表常任制。 青年之声”工作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线上引入常规学代表制度。下阶段,将会继续开拓功能,让学生们通过微信平台可直接联系到具体的学代表个人,点名寻求问题的解答,将学生维权进一步落实到实处,更好促进校园民主管理建设,完善学代表常任制。(华政)     【简讯】   ▲5月28日,由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大学生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大成功举行。大会共收到全国各地高校不同专业的投稿200余份,筛选出90份宣读论文和25份海报展示论文。围绕“城市化――问题与前景”主题,会议从多种角度剖析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展望未来城市的发展。(市教委高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