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6年第17期

04.06.2016  09:25
目  录   【重要活动】   市领导调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沪调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上海师大承办“公平与卓越: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   翁铁慧副市长到市教科院调研   青浦区召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会   【基础教育】   松江建立八大教育联合体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督导】   杨浦区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创新创业】   华东师范大学全方位多维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简讯】     【重要活动】   市领导调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  5月19日,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一行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心运行一年来的情况汇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副市长翁铁慧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上,市领导听取了中心开业一年来的总体运行情况和临床工作进展情况。据介绍,一年里中心共收治283例患者,其中244位患者已完成质子重离子治疗出院;可收治病种也已从临床试验阶段的7类,逐步拓展至32类,基本覆盖国内肿瘤发病率居前10位的肿瘤病种。下一阶段,中心将结合临床需求和现有治疗疗效情况,聚焦鼻咽癌、腺样囊性癌、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重点病种,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于这一放疗技术。   韩正指出,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方向正确、步子扎实。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瞄准目标,以科学的态度推进创新发展。要尊重规律,围绕临床治疗安全和质量,各项工作既要蹄疾步稳,也要大胆探索突破。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造福更多患者。他同时指出,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和吸引,为今后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复旦)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沪调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5月18日-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一行来沪调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调研组先后视察了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听取了三所学校的办学情况汇报,并对三所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5月18日下午,调研组在上海大学召开座谈会,市教委汇报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情况,市发展改革委汇报了上海高等教育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市财政局汇报了上海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情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汇报了上海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情况。复旦、上海交大、上海师大、版专等4所高校分别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等主题作交流发言。柳斌杰对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作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上海继续先行先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市教委办公室)   上海师大承办“公平与卓越: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  5月17日-19日,由世界银行主办、上海市教委支持、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公平与卓越: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经验分享”,来自世界银行和30多个国家共计130多名教育官员出席论坛。   开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Bert Hofman、世界银行教育高级局长Claudia Costin致辞。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作题为《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的主报告。在论坛讨论单元,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分享了上海在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论坛期间,各国代表和世界银行教育官员还考察了上海市蔷薇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等8所中小学。(上海师范大学)   翁铁慧副市长到市教科院调研  5月20日,翁铁慧副市长一行到市教科院,专题调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研究起草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市教委巡视员李瑞阳、秘书长王从春参加调研。   翁铁慧高度肯定了市教科院的研究工作,她指出,203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方向明,路子对,特别关注到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战略需求,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上海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教科院完成这项重大任务。针对上海如何率先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她提出要“顶天立地”,一是要更超前谋划,站位长远;二是更可操作,落在实处。为此,市教科院要专门组织团队研究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体现标准引领和发展导向,服务和贡献上海及全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市教科院)   青浦区召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会  5月18日,青浦区委、区政府召开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会。区委书记赵惠琴,区长夏科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燕平,区政协主席应名勇,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蔡忠,副区长蒋仁辉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牢牢抓住教育综合改革的契机,坚持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集中精力突破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一是要抓基础,抬高底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到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办学方式更加集群,教育内容更加全面。二是要抓亮点,做强顶部,推动教育优质发展。做到以国际化的视野提升教育理念,以开放的姿态打造教育品牌,以创新的精神彰显教育特色。三是要抓队伍,重视人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做到去行政化、去资历化、去地域化以及政策叠加,培养好校长队伍和学科骨干教师两类关键人才。   会议对《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并对2016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对推进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领导,提升凝聚力。二是完善制度,提升执行力,重点要在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上求突破,并强化工作考核和执纪问责。三是舆论引导,提升影响力。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以及学校、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   王平对青浦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机制体制改革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二是要把学校发展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点;三是要把课程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引擎。(青浦区教育局)     【基础教育】   松江建立八大教育联合体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松江区着眼于均衡发展和公平普惠,先后建立八个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联合体,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开放”。   一、建立八大教育联合体,促进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参与学校达44所,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95%以上,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育科研、学校特色等方面依托学校发展共同体开展密切合作。   二、开展教师柔性流动,传递教育教学智慧。以跟岗和支教形式,建立优秀教师在区域集团内的柔性流动机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支教不同,以共同体学校为圆心的教师支教以点带面,促使薄弱学校吸纳和学习优秀学校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涉及面广、影响力大。   三、推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利用统计、分析等理论研究从课堂的互动中探索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反馈中摸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各教育发展共同体发挥集聚优势,将大型研究课题切割模块化,形成共同体“集智研修”的新常态。目前,共同体已编印了八门学科的系列导学型教案集与观课课例等研修成果。(松江区教育局)     【教育督导】   杨浦区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督导机制。 建立区挂牌责任督学队伍,成立由副区长担任组长,教育局局长、督导室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杨浦区关于贯彻“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实施意见》《杨浦区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若干要求》《杨浦区中小学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度》等文件。   二、建设督学队伍,提升督导能级。 建设专业化的督学队伍,选聘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组建挂牌责任督学队伍。实施制度化的督学管理,根据区域中小学的布局和规模,分设教育督导区,分学段全覆盖落实挂牌督导工作。责任督学任期2年,一年一聘,每半年进行综合考核。每位督学每月到校实地走访不少于一次。   三、规范工作开展,形成督导常态。 配套制定了《杨浦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杨浦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工作守则》等文件,实行“督前告知、督中留档,督后报告”流程,对责任督学进校督导进行全程跟踪,规范督导行为,保证督导秩序;通过常态化的随机督导、有针对性的专项督导和满足学校需求的按需督导三种方式,形成责任督学进校指导服务的常态化格局。   四、建设信息平台,优化督导方式。 建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信息直报、过程管理、交流互动、考核评价等教育督导信息化,在网络平台中开设“责任督学”专栏,细化观测指标,指引、督查、评价责任督学的工作;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注重结果运用,收获督导成效。 将学校的督导结果和责任督学的建议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主要负责人考评问责的重要依据,并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两年来,责任督学深入课堂听课近900节,完成《杨浦区教育督导工作情况记录》近300份,参与专项、规划或综合督导30余次,完成专项督导报告20多份,与师生交流访谈1000余人次,梳理了多条重要的共性问题供领导决策参考,并编印了《责任督学从这里先行——杨浦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践成果》一书,促进学校由“学校管理”逐步走向“学校治理”,有效助推了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发展。(杨浦区教育局)     【创新创业】   华东师范大学全方位多维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 打造校级训练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覆盖率。 本科生可申请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校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等三级资助的五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年,华东师大共立项153个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个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433个校级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学生人数达2333人次,资助金额超过400万元。   二、构建二级管理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 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机制。研制指导教师和管理团队工作量认定办法,在教师职称晋升中予以体现,激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投身本科生科创工作。注重典型成功案例的遴选和评优工作,每年举办本科生创新创业成果表彰大会,对优秀项目成果、优秀指导教师等进行表彰。   三、多渠道筹措经费,制订创新创业相关管理条例。 积极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来源,年均创新创业工作经费近1000万元。同时积极制订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学生科创经费的具体管理细则。   四、研制培养规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的三个建设方向为: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课程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驱动创业课程针对学科特点,使学生具备规划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相关产业项目并有效实施的能力。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培育孵化一站式服务。 目前学校有两个创业实践基地(园区),一是创业苗圃,自2012年成立以来累计入驻项目一百多个,现有孵化项目20余个,育成项目中,注册成立企业的有30余家。二是闵行园区,2015年10月投入使用,首期启用1000平方米实践基地,免费面向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培育和孵化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华东师大)     【简讯】   ▲东华大学荣获第二届“留动中国”东南赛区冠军。5月19至21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东南赛区比赛在扬州大学举行。东华大学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将与华侨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共同参加“留动中国”全国总决赛。(市教委国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