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5年第33期

16.12.2015  17:12
目  录     【重要活动】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工作会在上海市召开   市教委在静教院附校举行“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现场会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哈克多多夫到上海政法学院考察   【重要文件】   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9部门印发《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终身教育】   本市体验式终身学习取得积极成效   【基础教育】   徐汇区教育局积极推进中小幼学校技防监管系统建设工作   【教育综合改革】   闵行区以信息化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复旦大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   【简讯】
  【重要活动】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12月5日-6日,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指导,复旦大学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主办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2020: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中国发展”,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李卫红出席开幕式,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杜玉波在致辞中强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高校智库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要紧密围绕国家急需,构建需求对接、重大决策跟踪、制度化智库成果转化等服务决策新机制,提高咨询服务能力;要坚持特色发展,推动协同创新,推动评价机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保障智库多出精品力作;要建立重创新、重质量、重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人才身份转换、多向流动的格局,涵育高端人才;要加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深度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提升高校智库国际影响力。   翁铁慧在致辞中指出,推动高校智库在服务国家战略、担当咨政启民、增强开放协同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是我们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高校智库应当在战略性顶层设计、针对性问题破解和战术性政策研究这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全方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高校累计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4.3万余份,有2.2万余份被采纳,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智库型研究机构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6家高校智库进入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序列。本届年会从战略理念、战略平台、战略规划与战略议程等方面,为国家“十三五”发展贡献智慧。与会专家表示,高校应深入推进专业化高端智库建设,在战略研究上树立“中国意识”,政策建言上提出“中国方案”,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中国特色”,在舆论引导上打造“中国话语”,在公共外交上彰显“中国形象”。(复旦)   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工作会在上海市召开  12月11日,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工作会在上海市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教育督导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充分认识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顺应时代发展,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进程,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创新,提升教育督导水平。会议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加大教育督导信息化统筹力度,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化队伍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督导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安全保障,抓住“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机遇,把教育督导信息化作为重点规划内容,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推动教育督导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市教委办公室)   市教委在静教院附校举行“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现场会  12月10日,市教委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举行“‘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实践价值”现场会,总结推广该校分析应用“绿色指标”评价的经验。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出席会议。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放了10节体现后“茶馆式”教学方式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美术等学科。与会者普遍认为,“绿色指标”的实践价值重在学校改进和提高。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探索实践说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结果,完全可以把课业负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市教委在会上强调,“绿色指标”体现了科学的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基于“绿色指标”评价的改进应重点聚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作业效能、学生自主活动等方面。一是要切实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二是要加强对学生情感、心理的关注和支持,营造健康融洽的师生和家校关系;三是要精心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际效能;四是要为学生自主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在校内进行自主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市教委办公室)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哈克多多夫到上海政法学院考察  12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哈克多多夫到上海政法学院考察指导上合培训基地工作,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学校易班线下体验馆、图书馆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建设用地。   哈克多多夫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培训基地建设、以及培训基地目前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赞誉,并对培训基地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上海政法学院)     【重要文件】   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9部门印发《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文件规定,未来三年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全市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创新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养方式,整体提升和优化保教质量;建立规范化的早教服务体系,提供多样的早教指导服务;实施面向0―6岁婴幼儿的快乐启蒙教育,努力建设坚持公益、开放多元、优质均衡、充满活力、具有上海特色的学前教育。同时,文件对发展指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分别作了明确规定。   【终身教育】   本市体验式终身学习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拓展了市民终身学习载体。 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建立,形成了新的市民家门口的学校,市民可以在最方便的时间、最就近的场所找到最喜欢的体验式学习内容。 二是丰富了市民的终身学习内容。 发挥各体验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体验项目之间的功能互联、载体互通、课程互动的纽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200多项体验项目,涵盖社会、科学、健康、生活等方方面面,丰富了市民的学习内容。 三是扩大了市民的学习群体。 各体验基地的学习项目向所有市民开放,没有任何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条件的局限,但凡对学习有兴趣、有好奇心、愿意尝新的市民都可以免费参加体验活动。在许多体验基地的站点,经常可以见到“老中青少四代”学习者的身影,甚至外国留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   截至2015年10月,本市已创建8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下设体验站点104个,终身学习体验项目258项,组织专题体验活动1508次,参与体验的市民达375万人次。(市教委终教处)     【基础教育】   徐汇区教育局积极推进中小幼学校技防监管系统建设工作   一是落实组织领导。 成立教育局技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结,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和每周工作例会,加强实地勘察、巡回检查和项目调度,及时跟踪项目进展。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覆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221个校区。 二是优化过程管理。 借助公安分局力量,完善技防建设方案。结合项目特点和学校现状,做好学校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采集,明确进场施工流程,建立错时施工制度,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公开招标采购3家供应商,根据教育局部署统一施工,有效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程序多等工作矛盾。 三是强化质量监控。 加强工作监管,通过统一施工标准、统一操作规范、统一组织验收、统一项目审价等举措,确保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目前学校的监控设备更新改造已经完成,教育局监控中心平台设备安装处于调试阶段,年底前可进行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徐汇区教育局)     【教育综合改革】   闵行区以信息化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一是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 通过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将各类数据集聚起来,包括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特长、成长体验四大领域。通过开发信息交换系统、管理数据的导入系统、学校管理数据的申报平台和应用电子学生证,学生成长数据库已经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15.3万人,目前已积累近5亿条数据。 二是在课堂教学改进方面,深化“电子书包”项目实验。 推进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学校达65所,覆盖全学段所有课程和学科,实验教师2000多人,实验学生超过1万人,建设了12门学科的数字化互动电子导学本、微课程。 三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支持系统。 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发展引领、专业支撑和评价,实现了对全区1.3万名教师进行日常化的管理。 四是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建设教育财务精细化管理平台。 使全区教育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管理、资金使用去向分析、三公经费控制等教育监控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区教育资金使用更加规范、科学。 五是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开发区教育数据分析平台。 为各类教育管理者呈现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学校社会满意度数据,通过组合查询,可以随时查看统计分析结果。将学生成长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学校管理数据、学校社会满意度数据引入年度学校办学绩效评估之中,数据评价比重近70%,以数据评价提高学校绩效评估的精准度。(闵行区教育局)   复旦大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    该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网络课”)为试点,推出“混合式”教学菜单和“翻转式”自主学习平台。 一是夯实知识基础,提升在线视频教学内容质量。 “思修网络课”是一门以“慕课”形式推出的多校共建课程。学校组建了由全国10所高校23位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制作了1000分钟的课程视频教学内容,设计了36学时的课程线上学习计划。在视频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学团队始终严格遵循教材体系展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又发挥团队成员各自所长,结合教材知识点设置了若干专题,开展深入讲授。此外,课程还设置了“大课堂直播互动”环节,邀请了来自思想政治理论、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名学者为学生做专题讲课,使选课学生线上线下都有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下互动研讨。 “思修网络课”在网络授课的同时安排了12学时的学生见面讨论课,把每学期选课学生按25人规模,分成30个左右的讨论班,每个班配有1名任课教师和1名研究生助教。班级学生在教师亲自引导下,围绕所定主题进行课前预讨论、分小组讨论、课堂师生互动等。在选题设计上,教学团队注重把教材的理论知识、视频教学的知识点与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设计了“理想遭遇现实,该何去何从?”“道德与物质究竟有何关系?”“如果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不可兼得,你倾向于哪一种正义?”等主题,学生们在自我探究式、小组协作式学习过程中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增强了价值认同,查找资料、总结提炼等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优化课程管理各环节。 思修网络课”线上36学时的视频教学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播放和管理,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视频课程,网络管理员和助教分别负责监测和督促学生听课进度,确保学生在指定主题的线下讨论课前完成对应章节内容的学习任务。在视频播放进程中设置了“进阶过关”问答环节,帮助学生专注教学内容,并通过课后习题检验学习效果。线下12学时讨论课由任课教师和助教共同负责考察、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共同批改学生提交的讨论稿与课程论文,并最终形成由学生线上和线下综合表现的成绩单。由此改变了课程管理的传统模式,使学生选课、日常测验、学习进度跟踪、课程考试、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复旦)     【简讯】   ▲12月10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颁奖音乐会在上海大学伟长楼举行,音乐会期间同时颁发了本市教育系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市教委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