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5年第17期

12.06.2015  20:03
目  录   【重要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上海研究院   屠光绍副市长到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翁铁慧副市长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调研   【招生考试】   本市2015年高考安全、平稳、顺利举行   【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同济大学从四个方面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思政教育】   华东政法大学探索“讨论式”思政课教学模式   【依法治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执行大学章程
  【重要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上海研究院  6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上海研究院。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出席。副市长翁铁慧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任上海研究院院长。   院市双方将全面依托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所、上海大学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创新治理结构,完善相关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项目制为核心,重点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前沿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展开,努力建设成为高端智库、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国情调研基地。   上海研究院首批聚焦的核心研究议题涵盖国际金融贸易、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和核心价值观传播四大领域,拟设立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世界考古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及调查与数据中心等七个研究中心。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今后对研究中心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上海大学)   屠光绍副市长到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6月4日,屠光绍副市长到上海交通大学调研,参观了钱学森图书馆,听取了上海交大的工作汇报,并与部分专家学者座谈。屠光绍表示,在交大的调研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很受激励。他指出,上海交大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态势,但也离不开自身努力。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对接行业发展,贡献了很多智慧和力量。上海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交大的发展,与上海交大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把上海交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及市财政局、市政府办公厅、市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上海交大)   翁铁慧副市长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调研  6月3日,翁铁慧副市长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调研,参观了上海高端艺术人才中心和德稻实验班教学,随后听取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期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汇报。   翁铁慧表示,学校新老两代领导锐意改革进取,为办好学校倾注了大量心血,希望学校继续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翁铁慧要求学校要坚持五个“不能变”:一是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的方向不能变;二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能变;三是把立足办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思想不能变;四是把为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办学理念不能变;五是改革创新的精神不能变。市教委主任苏明,副主任丁晓东、李瑞阳陪同调研。(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招生考试】   本市2015年高考安全、平稳、顺利举行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于6月7日、8日举行。全市共设20个考区(含三个三线单位),86个考点,2167个考场。全市共有49280人参加本次考试(含新疆班西藏班考生936人;少年班考生11人;听力障碍考生17人)。所有考场全部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内进行。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署落实迅速。 今年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元年,市领导高度重视,考前,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教育部精神。各区县层层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亲自检查高考准备工作。6月5日下午,教育部对全国各省市区考试准备工作进行了视频巡查,翁铁慧副市长也对各区县指挥中心保密室进行视频巡查并检查了五十四中学考点;考试期间,翁铁慧副市长坐镇高考现场指挥部,靠前一线指挥。   二、倡导诚信考试,加强人防技防。 今年本市在报名确认、志愿填报、领取准考证和考前四个阶段全覆盖对所有考生开展诚信考试教育,通过网上、网下多元渠道宣传考试规定,积极营造“诚信守法光荣、违规舞弊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考场的五大系统,结合无线电巡回监测车等,在完善技防的基础上,加强各考点、考场的人防验证,考试期间,6路检查组分赴全市各考区,对考点进行飞行检查,全程防范和打击舞弊行为。   三、实施“拉网式”排查,确保安全无盲点。 考前教育部门协同公安、武警、卫生、食药监、消防等高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面开展综合治理,确保考点内外无隐患、无盲点、无死角,对各考点都制订了详细的安全保卫计划和应急预案。今年市教育考试院会同上海市国家保密局,制订了27条保密检查内容,逐项检查评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试卷安全。   目前评卷工作陆续展开,共有1000多名教师参加评卷工作,考试成绩将于6月23日晚8:00公布。6月23日至25日:获得复旦、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初审通过资格的考生在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相关志愿。6月28日至29日:获得自主招生入选资格等特殊类型的考生在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相关志愿。7月初:清华、北大录取(含两校自主招生等项目)。7月6日至12日左右:提前批及艺术类院校录取。7月15日左右起:一本院校录取。7月23日左右起:二本院校录取。8月初:考生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志愿。8月上旬起:高职(专科)院校录取。(市教育考试院)   【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同济大学从四个方面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一、积极打造“两库一网”,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成立德国研究智库和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围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城市与区域治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学问题、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广泛开展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高校智库成果品牌,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学校还准备将其他一些小型智库联网,促进文科发展和学科交叉,最终形成“两库一网”的文科发展战略布局,为国家和上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布局和提升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建设。争取“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大科学工程落户上海,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及其应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整合提升地面交通工具国家级科研平台集群,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三是着力打造干细胞基础与转化研究基地。四是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开展城市安全运营、防灾减灾等研究,提高特大型城市总体防灾能力。   三、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型人才。 在目前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系)级四个层次的创新训练计划体系基础上,建立人才培养“学时、学分、学位”核心要素与“课程—实践—创业”链条的有效对接机制,努力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同时,持续建设从各种形式学生创新俱乐部——若干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业培育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等全过程的系列创新创业平台,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业和产品,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坚持“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持续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与升级。 学校未来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建立“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打造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顶尖设计学院,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个转变,促进全球创新设计领军人才和国内外创新企业向该区域集聚,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实现千亿级产值安装核心引擎。同时,推进嘉定校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重点打造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虹口段建设,重点打造能源、环保产业等。(同济)   【思政教育】   华东政法大学探索“讨论式”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推进讨论式教学,形成育人特色。 每学期初由任课教师共同确定讨论主题,其中既有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小”问题,也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问题。针对不同主题,分别采用案例式、主题式、嘉宾式、辩论式、读书会式、课题研究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模式。如在国际关系方面,遴选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两岸关系问题,开展情境模拟式讨论,让学生身处其间,使自己与角色合二为一。在教师队伍配备上,将百余位辅导员、党政干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离退休教师和社会人士等各种育人力量引入课堂,从不同角度参与到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中,学校根据职称支付课时报酬,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双师”队伍。   二、创新“思问”系列活动,增强师生互动。 成立“思问工作室”,集聚校内外专家、学者及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开展“星空论坛”系列讲座,以双师主讲、师生对话等形式,围绕社会改革与国家治理、国际热点等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成立“思问学社”,突破年级、专业限制,开展“思问沙龙”,由学生对感兴趣或关心的时事热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集中学习与讨论,邀请校内外教师参与点评和指导。建立“切问近思”微信公众账号,开设教师推荐阅读板块,吸引更多师生参与、探讨相关热点问题。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形成育人合力。 2008年起,学校将思政课教师暑期带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制度,每年有20余名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一起,走进企业、农村、社区,行程遍及江苏、陕西、海南、广西等10多个省市。在实践中,师生共同为当地干部群众讲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思政课教师更加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性格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华政)   【依法治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执行大学章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校院两级推动贯彻。 学校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章程》贯彻实施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审议《章程》宣传实施工作方案,按照认真筹划、责任分工、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对《章程》学习宣传和落实执行作出系统设计和研究部署。各二级党组织重视发动和组织师生员工学习《章程》,明确学校的制度安排和价值规范,增强师生贯彻实施《章程》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二是学习领会宣传,要义解读入脑入心。 党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暨《章程》实施动员,研讨和解读章程内涵,突出贯彻落实《章程》对于推动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主页设置《章程》宣传专栏,并配发《章程图解》等相关材料。印制《章程》单行本,并作为新进教师、新任领导干部、青年骨干的培训资料。通过《章程》的广泛宣传解读,帮助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宗旨明了于心,学校内部学习章程、尊重章程、依法依章办事的风气正在形成。   三是完善规章配套制度,健全内部治理体系。 学校以章程为准则,全面启动清理、修订或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文件的工作,对不符合章程、在章程中缺乏依据的,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实践要求的,及时予以废止或修改;对保留的文件进行系统整合。同时结合2015年现代大学建设试点项目,力争在下半年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   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增强贯彻成效。 学校《章程》宣传实施工作力求贴近实际,通俗易懂,有针对性,提高对《章程》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广泛运用网络、微信等新传媒,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团委“工程大青年”等微信平台推送、发布《章程》宣传工作要点和图解,同时在学校多个校区的宣传橱窗布展,对“百度百科”等互联网资源及时更新,实现《章程》宣教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不同终端的全覆盖。根据《章程》文本,制作试题库和《章程问答(Q&A)》,计划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使《章程》宣传入心入脑。充分发挥工会、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章程》宣传工作。加强《章程》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工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