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5年第15期

29.05.2015  17:05
目  录     【重要活动】   “上海论坛2015”年会举行   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调研   上海健康医学院正式成立   【招生考试】   2015年“三校生”高考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教育综合改革】   徐汇区教育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释放学区办学活力   东华大学成立众创空间推进毕业生创业工作   【科技教育】   本市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八届青少年创新峰会开幕   【教师工作】   本市首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举行   【学前教育】   黄浦区提升整体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简讯】     【重要活动】   “上海论坛2015”年会举行  5月23日-25日,“上海论坛2015”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亚洲的责任:创新合作模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韩国高丽大学校长廉载镐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主持开幕式。   上海论坛由复旦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本届论坛下设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五大板块,共21个子论坛。与往年相比,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9个高端圆桌会议,重点关注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老龄化、食品安全、信息社会等多个热点话题。(复旦)   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调研  5月19日,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带领部分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医卫界、体育界等方面的委员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调研。考察组一行25人实地察看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市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听取了学校工作汇报。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纷纷表示,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宣传中华民族医药卫生活动的历史与成就,培育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方惠萍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近年来,学校贴近国家、政府、社会需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了中医优势,展现了中医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学校继续以“治根治本”的治学态度为祖国医学推广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健康医学院正式成立  5月22日,上海市举行上海健康医学院成立暨领导班子干部任命宣布大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苏明,市教委副主任丁晓东出席会议。陈皓宣布了市委、市政府有关上海健康医学院干部任命的决定:金融学院原党委书记郑沈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黄钢分别担任上海健康医学院首任书记和院长。   为优化整合本市医学类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医学类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本市整合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办学资源,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隶属于市教委,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先行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护理学3个本科专业,于2015年正式招生。此外,在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市卫生学校基础上,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上海健康医学院将以医学为主干学科,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相关辅助人员,包括老年服务与管理人员。学校将逐年增设本科专业,并适时增设专业研究生学位点;与附属卫校紧密合作,探索构建“中职-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式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本市其他开设医学类专业的高校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的梯度培养格局,助力上海建设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多层次医学类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本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教委发展规划处)     【招生考试】   2015年“三校生”高考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总分不得低于164分;其中任何一门单科成绩不得低于35分,若单科成绩中有一门在90分及以上且三门文化课考试科目均无缺考,则不受一门单科成绩不达线限制。艺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最低录取控制线不得低于非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总分不得低于115分,单科成绩不限(且三门文化课考试科目均无缺考)。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是高校最终的录取分数线。招生院校在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中按“3+2”五科总分成绩择优录取,如学校自定录取标准的,以在考生报名前向社会公布的录取规定为准。(市教育考试院)     【教育综合改革】   徐汇区教育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释放学区办学活力   一、完善政策保障。 出台学区化办学教师“蓄水池”计划、专项经费划拨和后勤管理统筹相关政策,为每个学区附加6个教师编制,配套推进学区内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方案;下拨每学区专30万元项建设经费,制定学区专项经费使用规定;建立后勤服务“岗位统筹”制度,开展水电工等岗位的跨校使用机制。   二、共享课程教学资源。 田林-虹梅学区以腰际橄榄球项目为突破点,打造体育特色课程,构建学区特色体育项目;康健学区委托民办世外小学和世外中学开发艺术和科学学科的国际融合课程,并通过购买服务机制在学区内各所中小学实施,委托上师大开发绘本阅读课程、探索建立康外小学4+1课程推广方式。凌云学区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建设中学理工特色课程群,优化小学科学课程。   三、聚焦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学区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田林-虹梅学区”建立“首席教师创新实践基地”,由首席教师引领学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校际师徒带教制度;康健学区借助课程共享平台,推进校际联动培训;华理学区成立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作坊,探索开展中小学学科课程衔接研究。   四、丰富家校互动内涵。 田林-虹梅学区推进《学区内中小学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体化的探索与思考》课题,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讲座活动等家校互动活动;康健学区推进学区内各校共享家长学校课程资源,聘请各校心理教师担任后台支持,开发互动式的康健学区家长互动平台;华理学区引入华东理工大学专业资源,开展家风家规的教师全员培训,丰富家长学校课程内涵。(徐汇区教育局)   东华大学成立众创空间推进毕业生创业工作  该空间成立后,对学校相关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资源加以聚合,以志趣为导引,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手段,为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产品提供场所,从团队组建、设计思考、原型制作和产业资源等多方面,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多学历、跨学科、广背景的创新创业交互平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乐土。   空间将分期建设。一期建设以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等为载体,在提供3D打印机、数控机床、智能切割机等实体加工制造资源的同时,规划建设云桌面服务,通过校园局域网将常用设计工具、计算资源、素材资源等开放提供给全校在校生。同时通过互联网引导学生积极获取全球创客资源,为学生实现创意提供多元服务。东华大学还将改造工程训练中心,升级设备、场地,将众创空间打造成为集成化、跨学科的创新教育、创新实践与创新孵化平台。   众创空间将首先辐射松江大学园区高校,形成多学科互补、线上线下互动的园区众创空间,之后逐步辐射其他高校和地区,并面向社会设开放日,吸引中小学生、市民互动交流,为小微创新团队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东华大学)     【科技教育】   本市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八届青少年创新峰会开幕  5月24日,由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团市委共同主办的上海市第十一届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八届青少年创新峰会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本届青少年科技节覆盖全市大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创新·探索·成才——创新行动 科学圆梦”为主题,在市、区、学校三个层面,分别开展“科技节主题活动”“创新行动科学圆梦”上海市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峰会主论坛、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创新成果展、“科普校园行”科学家巡讲活动、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以及“特色专项科技竞赛”七个系列活动。科技节以基层活动为重点,要求“人人都参与、校校有活动、区县创特色”,重点突出两个结合:一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结合,组织青少年走进各类科普场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深入开展。(市教委体卫艺科处)     【教师工作】   本市首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举行  5月23日、24日、30日,由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的“青春在讲台——首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决赛”在上海师大举行。该项竞赛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获特等奖且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主办方将向市总工会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一等奖的青年教师,将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授予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   首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围绕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以“青春在讲台”为主题,设文史类、数理类和综合类三大学科组别,40岁以下的中、小、幼和中职教师均能报名参赛。经选拔,共有114名青年教师参加决赛,其中高级职称25人,占22%;中级职称68人,占60%;初级职称21人,占18%;平均年龄35岁。他们先后参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包括主题演讲、特色技能、“三笔”书法)竞赛。(市教委人事处)     【学前教育】   黄浦区提升整体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一、加强早教指导,实现0-3岁早教公益性指导服务规范、多元。 完善0-3岁区早教工作领导小组、早教工作指导小组和社区早教工作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发挥2个早教指导服务中心作用;向社区、家庭辐射0—3岁学前教育体系和模式,建设黄浦区0-3岁婴幼儿数据库,通过信息化平台做好早教指导服务记录与婴幼儿发展档案,力求0-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接受早教指导率达到98%以上。   二、缩小幼儿园等级间和公民办间的办园质量差距。 建立“示范园携手二级园,公办园结对民办园”的结对带教机制,构建由示范园为核心的研修合作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三是加强医教结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将学前“医教结合”从特教向普教延伸,完善教育部门与区妇幼所、区卫监所、区疾控中心、区牙防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机制,打造医生进园服务“五个一”长效工作机制,即“两周一坐堂,一月一例会、一季度一讲座、一学期一展示、一学年一咨询”,同时以 “一个平台”(黄浦区幼儿园幼儿健康监测与分析平台)、“两支队伍”(卫生与教育专家队伍、家长志愿者队伍)为工作抓手,推动园所与妇幼所、社区卫生中心在保育规范操作、疾病防控、实施健康教育等方面合作。(黄浦区教育局)     【简讯】   ▲5月22日,普陀区职业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成立。该职业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将与区社会实践中心、上海谈家二八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在全区布局20个点。其中安亭基地等实践点主要面向区内中小学生,注重普职渗透,职业启蒙和体验,职业引导与规划;其他实践点主要面向中职师生,定位为校企合作,师生职业培训,企业大师工作室等。(普陀区教育局)   ▲5月20日,嘉定区与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均瑶集团2017年将在南翔地区开办九年一贯制民办上海市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嘉定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