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育信息2014年第30期

25.11.2014  14:13
目  录     【重要活动】   教育部上海市共同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部在上海召开教育工作形势座谈会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召开   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招生考试】   2014年上海成人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德育工作】   松江区教育局计划三年打造十大德育工程   【终身教育】   奉贤区推进“宅基课堂”建设致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法治教育】   《上海青年法治观念状况调查》发布   【简讯】       【重要活动】   教育部上海市共同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  11月22日,教育部、上海市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上海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决定共同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以进一步增强上海对接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水平、完善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争创一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强化教育改革发展支撑保障等,加快推动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袁贵仁指出,近年来,上海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切实完善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机制,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协同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拓展教育公平,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为更进一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袁贵仁希望上海切实加快工作步伐,积极探索创新,着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科学公平选拔人才,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大学生就业,在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在坚持依法治教、加快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真正做到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先行,在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先试,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也为其他省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杨雄指出,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海教育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要更加注重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全局,坚持先行先试,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作出应有贡献;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创新社会治理等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着力破解教育瓶颈问题;要更加注重解放思想、创新管理,坚持依法治教,切实用好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下放的教育统筹权限,加大改革力度;要更加注重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门搞改革。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全力做好部市合作服务和保障,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主持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市教委办公室)   教育部在上海召开教育工作形势座谈会  11月2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上海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形势座谈会,听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教育部门负责人,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座谈会。   在发言中,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一年来教育工作取得的进展成绩,一致认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总体形势良好,特别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大家也谈到,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热点难点没有很好解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与会人员建议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尤其要注重用法治方式推进和保障改革,以法治思维解决好教育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座谈中,袁贵仁就一些问题与大家深入探讨交流。听完发言后,他指出,认真地、经常性地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家发言大处着眼、细处思索,体现了集体智慧,教育部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袁贵仁强调,破解教育难题要靠集思广益,推进改革攻坚更需凝聚共识,各方面要群策群力、共同奋斗。教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加自觉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谋划好教育工作的重大思路理念、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召开  11月22日至23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在上海联合召开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认真总结推广上海市在建设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推动网络育人工作。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深刻阐述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各地各高校要认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推广示范性网络互动社区建设经验,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主渠道建设,创新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创网络育人新局面。   会议指出,要遵循网络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明确推广思路,引领带动高校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增强校园网络吸引力。要以把好正确导向和强化内容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内涵,加强互动性、增强黏着度,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落实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要壮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队伍,建立督查督导跟进措施,加强本地本校品牌网站建设,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要精心培育网络典型项目,大力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中国大学生在线等优势网络资源,推动形成网络育人强大合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会上,上海市介绍了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应用情况,广西教育厅、东华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负责同志、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分管负责同志,教育部直属高校分管负责同志,以及示范性网络互动社区有关试点高校负责同志参会。(市教委办公室)   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11月20日-21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黄兴胜、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戴井岗、综合改革司副司长王洪元、财务司副司长郭鹏、高校学生司副司长赵凯,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副主任陆靖,各省部共建高校书记或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150人出席会议。 杜玉波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十年来省部共建工作,认为省部共建有力提升了共建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共建高校的办学水平,探索建立了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机制,初步形成了推动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共识,取得了显著成绩。杜玉波指出,省部共建高校要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他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共建高校要在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把握深化综合改革新机遇,努力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当前要着重加强章程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做好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   会上,张大良围绕总结省部共建设工作经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发表讲话。苏明介绍了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进展。王洪元、黄兴胜、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分别作“换位思考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展与思考”“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使命”等专题报告,山西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5所共建高校作主旨发言。会议期间,教育部领导和各省部共建高校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就推动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深化省部共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自2004年开展以来,目前已达48所,涵盖32个省市,对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大学)
  【招生考试】   2014年上海成人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一、专科起点升本科(专升本):文史类165,艺术类140,理工类127,经济管理类107,法学类154,教育学类164,农学类146,医学类166;二、高中起点升本科(高起本):文史类180,理工类170;三、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起专):文史类115,理工类128。根据教育部规定,高起专、高起本艺术类专业(除史论、编导类外)的最低控制线不低于相应招生科类的70%。艺术类高起本、高起专考生数学成绩不计入总分,由招生院校录取时作为参考。高起专体育类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相应招生科类的70%,专业加试成绩必须合格。(市教育考试院)     【德育工作】   松江区教育局计划三年打造十大德育工程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教育。 二、校园文化示范工程。 开展“三爱”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课程德育推进工程、 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组织评选一批区级学科德育优秀项目,开发一批学科德育精品课程。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工程。 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五、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工程。 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功能。 六、人生导师培养工程。 加强师德建设,以“培养高素质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方向,构建面向全体中小学班主任的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的作用,建设好松江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修室,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德育管理者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德育骨干教师。 七、“三位一体”育人工程 。强化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制度的功能,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大学城资源,开展大学与中小学德育共建项目,主动参与社区共建,开放资源,加强对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和引导。 八、特殊学生关爱工程。 开展随迁子女融入教育,重视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重视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间的沟通交流,重视学生心理变化,予特殊学生以情感上的关注,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九、数字德育建设工程。 加强德育资源库建设,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发挥校园网育人功能。 十、特色品牌创建工程。 开展中小学德育“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支持德育的前瞻研究。(松江区教育局)     【终身教育】   奉贤区推进“宅基课堂”建设致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该区把宅基课堂作为发展新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目前共组建、挂牌2299个宅基课堂。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成立“奉贤区宅基课堂工作室”。 发挥其示范、辐射、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特色宅基课堂,不断深化宅基课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是形成专兼职队伍合力。 建立由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宅基课堂负责人、联络员制度;宅基课堂负责人一般由退休老干部、村(居)民代表等 “资深人士”担任;区社区学院、镇成人学校与区级教育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形成志愿者教师、社区教育推进员队伍。 三是注重课程资源配送。 围绕“贤文化”主线,充分挖掘与整理“三史一风”(区史、镇史、村史和好家风)资源,编写成社区教育“贤文化”教育读本;定期汇编“奉贤区村民学校课程汇总表”为全区宅基课堂提供课程排片表,倡导错位异质发展,共享课程资源。 四是创建简便实用课堂。 宅基课堂的硬件条件,不作原则性要求,只要宅基课堂负责人家里地方较大,邻居们喜欢来,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便实用就可以。 五是加强宅基课堂考核。 考核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特色建设等方面,并及时进行典型案例总结,定期表彰奖励先进。(奉贤区教育局)     【法治教育】   《上海青年法治观念状况调查》发布  团市委联合华东政法大学近期开展了上海青年法治观念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在法治关注方面 新媒体在青年法律知识的获取中扮演重要角色 。68.67%的青年选择通过网络新媒体渠道了解法律知识,且“80后”“90后”比“70后”更倾向于借助新媒体获取法律知识。 青年关注领域与现实诉求密切相关。 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法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占比为80.87%,其他依次为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婚姻家庭,占比分别为63.83%和61.43%。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关注青少年维权;青年白领更关注婚姻领域的法律;蓝领工人则较为关注劳动者权益保护领域的法律。 对法治热点事件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77.88%的青年对法治热点“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 对法治宣传本身较认可,但对实际效果的感受差异明显。 65.93%的青年表示参加过法治宣传,51.24%的人表示“有意义”,也有48.76%的人认为“意义不大”。   在法治认知方面, 有相当多的青年认为“法治”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普遍认同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运用法治思维正确看待重大社会事件。 八成以上的青年表示香港“占中”事件不合理、不合法,期待依法治国能在“严格执法”和“依法反腐”上见成效。43.51%的青年认为,要实现“依法治国”,当前最亟待推进的是“严格执法”,以下依次是“公正司法”“科学立法”和“全民守法”,占比分别为26.84%、16.67%和12.98%。此外,59.73%的青年认为,“依法健全反腐制度体系”才可保障反腐效果不反弹。   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方面,青年有很强的权利和规则意识, 但部分青年又存在侥幸心理。 当网上买到假货时,51.92%的青年会选择“与卖家协商解决”,23.45%的青年则会选择“诉诸法律维权”,但也有23.6%青年认为“维权太麻烦,价值不大的话,就认栽了”。对于“闯红灯”问题,70.25%的青年认为该行为“违法,应当遵守交通规则”, 23.16%的青年认为“只是素质问题,并不违法”,6.78%的青年认为“违法,但大家都在闯时,自己也会跟着闯”。对于盗版书籍或音像制品,有28.02%的青年明确表示“盗版违法,不会购买”,52.06%的青年表示“盗版违法,但比正版便宜,有时也会购买”,还有7.96%的青年“不知道是否违法,但比正版便宜,有时也会购买”。   报告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 法治宣传首先要让青年易于接受。 在注重运用新媒体的同时,也要让传统宣传形式变得“有意思”。 二是培育法治观念关键要让青年觉得法律“有用”。 让青年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在内心建立对“法治”的认同,也要在宪法宣传中让青年切实感受到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重要性。 三是强化守法意识离不开 “信用激励” 和“道德约束”。 针对青年大多比较看重自己的个人信用,建议通过将公民守法行为纳入信用记录来鼓励青年严格守法,同时将法律所倡导的公序良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结合,发挥道德约束作用。(华东政法)     【简讯】   ▲11月16日,上海杨浦德法学校项目《投资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杨浦区委书记陈寅、区长诸葛宇杰,市教委巡视员李瑞阳出席仪式。上海杨浦德法学校项目是建在新江湾城的一所国际学校,将于2016年9月开学。(杨浦区教育局)   ▲11月15日-16日,2014-2015 DI 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在大同中学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团市委副书记王力为出席闭幕式。今年的竞赛共吸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150支队伍参与,覆盖全市各区县,并首度有国际学校参与。(市科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