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信息》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深度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14.10.2014  17:14

   要: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学科齐全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60 余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办学理念,发扬“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朝着“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在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深入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值本刊在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校长迪迪艾·韦维尔访问该校接受采访之际,对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进行了专访。童世骏教授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年底起,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长助理等职;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任职,担任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后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2011年7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世界教育信息 :众所周知,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请问,学校从创建至今传承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您如何看待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使命,如学校提出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等?

   童世骏: 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说过,经济建设的高潮到来之后,马上就会有文化建设的高潮。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要求。要进行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劳动者。因此,国家当时就提出了培养百万名教师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以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为基础,于1951 年成立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与师范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论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可以视为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二是言传身教,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人格。因此,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一直以来,我们反复提及我校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提出的关于大学理想的三个方面:“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其中,“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相关。孟宪承先生在解释”品性的陶熔“时,不仅提到了英国的学院制,还论述了牛津学者纽曼(Newman)的一些理论,并引用了我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中的“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能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阐释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品性的陶熔”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更是如此,对民族尽忠尽孝、重义务先于重权利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价值观。

  精英教育有两个基本价值:一是服务精神,二是引领精神。服务精神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深深扎根的精神,而引领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与服务和引领密切相关的。通过引领来服务,贡献知识、贡献德行;通过服务来引领,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这些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并将这两种精神体现在教学中。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有一种自我期待:踏实、勤恳、低调。我们希望学生平时低调自信、从容进取,关键时刻义无反顾。这是我们以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为根基的自我期许的一种价值。

      “智慧的创获”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少的。我们要学习西方的知识创新,这方面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华东师范大学在通识课中开设了《批评性思维》课程,创建了21世纪人才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鼓励创作。

二、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教育信息》: 近年来,贵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请您结合贵校国际化办学历程,谈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看法。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化办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线紧密相联。这条主线可以非常简略地概括为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到上海纽约大学。圣约翰大学成立1879年,是一所在中国开办的外国大学。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教育质量非常高。1952年,学校解体,其理学院、中文系、教育系和图书馆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年1月19日筹建,由美国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创办,是目前中外高等教育合作水平很高的一所大学。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到上海纽约大学,可以说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化程度高、国际办学传统深厚的例证。

        我个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人员互访。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正处于这一阶段,两校间人员互访非常活跃。二是项目共建,包括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办学等,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正处于这一阶段。三是标准共享,即办学质量的衡量、科研水平的考核、人员聘用的杠杆与标准是国际化的,而非中国特色的。目前,我们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了这一层次,比如光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不仅参与而且贡献,即我们能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标准的改进作出贡献。当然,资源共享与互认这一方面也非常重要,比如在本科阶段的学分互认、双学位等。这不仅限于本科阶段,还包括硕士、博士阶段。

        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下子跳到某一阶段,但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应该比谁作出的贡献更大。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把已经获得的成就展现出来,更应该创造出更多新层次的成就。最近,习近平主席在国外的演讲中也谈到了此类问题。习主席谈到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具有永恒价值、跨越国界的精神与文明呈献给世界。

三、学习哲学专业有助于大学管理者加强学校治理

   世界教育信息》: 您曾在欧洲攻读博士学位,在中西方哲学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突出成果。请问,您的哲学专业背景对于您参与学校治理有何影响?作为一名哲学家,您是如何把学校管理和哲学的智慧、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的?

   童世骏: 我第一次发现哲学和考古学一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校长迪迪艾·韦维尔在此前接受本刊的采访中谈到,考古学有助于大学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适合从事大学管理工作的人学习的专业。简单来讲,我们可以将哲学视为知识的知识,而大学是盛产知识与知识人的场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哲学是比较适合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人学习的专业。

        综合性大学需要解决学科划分与统一的问题。学科划分是必要的,但是划分太细又会造成知识的分裂、片面性及碎片化。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以维持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世界的总体理解及保证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一门非专业的专业,而哲学的独特之处也在于此。哲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专业,用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话说,它的任务就是要克服专业的分裂,综合理解学科知识,在科学与日常之间进行沟通。这些具有综合性与沟通性特征的工作是哲学的本分,也是哲学的专业使命,而这恰好也是大学管理者的使命。

四、学习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实现平衡的国际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 习主席今年访问欧洲时提出,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您对此有何看法?

   童世骏: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首先,欧洲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在现代文明中,现代大学又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欧洲大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其次,从价值观而言,我们经常笼统地说西方价值观,实际上,在西方价值观中,美国价值观与欧洲价值观是有区别的。在伊拉克战争时期,这种区别非常明显。当时,有十几名欧洲知识分子及一位美国教授罗蒂批判小布什政府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美国思维。这种思维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的历史。早期的美国是孤立的,后来变成了帝国,直至今天成为超级大国。由于本土上没有发生过大型战争,美国人不善于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在与他人的合作中,美国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同时,英语也在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这使得美国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是,上述所有原因都导致了美国价值观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而言,欧洲国家则与美国不同。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人对于痛苦及他人的痛苦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另外,欧洲文化多元、语言多样,视角与语言的转换对于欧洲人而言是很常见、很简单的事情。由于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比美国更加完善。因此,我们可能会从欧洲学到更先进的文明。得出这个结论或许是由于我在欧洲读过书,与欧洲人的接触更多,对他们的了解更深。不过必须强调的是,在创造性方面,美国确实很有优势。因此,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从而实现平衡的国际合作。

五、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机会与挑战并存

   世界教育信息》: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中的ICT可以为学习和教学创建全新的讨论空间,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体验。请问,您如何评价ICT 对教育的影响?

   童世骏: 套用一句老话,机会与挑战并存。所谓机会,就是现阶段我们的平台比较低,可以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举一个例子,1998年我在法国的时候,法国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系统,方便人们查询天气、电话号码等。但是,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系统,他们就不愿再引进新的系统和网络,从而导致查询其他事项非常困难。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就像一张白纸,本身的基础设施较落后,有很大空间引入新的技术和设施。因此,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分享对我国非常有利,也就是说,信息资源应用于我国能够带来更高的边际效用。

  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包括语言、技术、内容与方法。首先,语言是最大的问题。其实,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善于吸收英语国家的学术成果。新加坡在教育方面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坚持双语教育,这对于掌握广泛的知识非常重要。其次,技术是最小的问题。我们引进技术并加以应用,基本上不会存在大问题。再次是内容,我们可以分享他人的内容,但同时必须贡献自己的内容。最近《文汇报》上有一篇文章谈到,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在学习慕课(MOOCs),课堂只用于答疑,那么我们的大学很有可能变成其他国家大学的辅导教室。因此,我们对慕课的应用必须是双向的,不仅要充分利用资源,还要贡献课程,特别是关于中国某些领先领域的研究,要让外国人利用我们的资源。不仅如此,我们的课堂上要有新内容、新技术的实体教学。此外,慕课应更多的成为教师的辅助手段而非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最后是方法,方法是软性的,与我们的传统和习惯高度相关,重视方法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

  对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若都能做得比较理想,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包括技术的利用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若做得不好,则可能进入恶性循环,即他人的优势越来越强,我们越来越成为他人的附庸。

   世界教育信息》: 在应对ICT变革和挑战方面,贵校有哪些举措?

   童世骏: 为应对ICT变革和挑战,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成立于2013年9月,是以研究与开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慕课,并推动慕课在各领域高质量地得到实施的学术性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借助大学的学术优势,联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与知名中小学,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使优质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并积极探索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学生应开拓视野,了解其他大学的教师如何规划、布局、实施课程,从而为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大学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使得他们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科研方面,从而造成了投入教学环节的很多劳动变成了无效劳动。高校积极开展科研,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切不可本末倒置。

 

来源  | 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17期   总第353期     编辑  |   王俊烽 李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