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署名文章 《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

27.03.2021  09:41

编者按:3月26日,《解放日报》第11版《发挥理论引领作用 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专版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署名文章《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文章认为,“四史”学习教育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性,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有多种路径,其中“围绕时代之问,探讨时代核心要义”“抓住历史主体,划定历史的时空边界”“正视社会规律,把握社会的发展路径”这三点尤为重要。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四史”学习教育需要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需要一场场真心的感动,更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性,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唯物史观蕴含历史逻辑,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向;唯物史观统摄理论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在历史框架中把握时代问题和理论创新的基本遵循;唯物史观彰显实践逻辑,坚持唯物史观才能以史为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唯物史观贯穿“四史”学习教育有多种路径,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

一、围绕时代之问,探讨时代核心要义。

聚焦时代之问,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把握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对时代问题有过这样的描述:“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四史”学习教育需要聚焦这种贯穿历史进程的重要“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这个时期有两个无法逾越的悖论:一是财富巨大创造与贫困巨大发生的同步;二是物的价值不断增值和人的价值不断贬值同呈。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这两个悖论,站在人类历史整体演进的高度,研究和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精神的理论化成果,也是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

列宁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思考了“帝国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成功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的第一次胜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又使其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研究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研究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命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抓住历史主体,划定历史的时空边界。

厘清站在什么立场上讲历史,为了什么人讲历史,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前提。

唯物史观诞生前,关于历史的解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也往往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和偶然性因素的发生。但是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宣告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中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使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然所处时期不同、任务不同,但从历史主体性来看,“四史”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它是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主体地位,创造自身和人类美好生活的历史。也就是说,恰恰是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使自身的历史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才有了今天的历史样态。因此,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必须划定好历史主体的时空边界,结合不同时空背景所面对的具体历史任务,让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更加凸显。

三、正视社会规律,把握社会的发展路径。

剖析清楚社会因何发展,社会发展为了什么,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

只有正确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其中的发展大势。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支配社会形态演进的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的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着眼时代变化,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

可以说,“四史”中每一段历史都是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展开的。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向前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研判错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历史观”的概念。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也要有“大历史观”,只有透过“大历史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抓住“四史”的发展主线及核心要义,才能避免对历史的解构,避免将历史碎片化、故事化、虚无化。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