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交大教授倪军讲述中美创新体系差异[图]

11.04.2015  00:44

倪军教授正在向郑州一中学生讲解中美教育差异    

现场学生聚精会神听倪军教授演讲    

  4月10日,上海交大密歇根学院荣誉院长倪军做客郑州市第一中学,为河南学子带来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思想碰撞。并在会场上展示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一个个创意无限的科技作品点燃现场中学生的科创热情。    

  据介绍,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国培养的工程师数量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却排在了第48位。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中国只有16万,连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都不到。更关键的是,创造单位GDP,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是日本的3.68倍。    

  面对这样的现实,倪军教授对如何培养中国的精英工程师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解答,他说:“为何如此庞大的数量却培养不出卓越的工程人才?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我想,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来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作为该领域专家,倪军教授在讲座上分析了美国创新培养体系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优势。倪军以他研究的机械领域为例,说:“好的工程教育,学生还没有学什么专业知识,就要把他们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好比先让学生去作战,每次学生被打得鼻青脸肿后,教师再教他们如何防守、如何进攻,然后再让学生去作战。每次实战后,学生就会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自己需要的。”    

  面对未来,倪军说:“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急需我们中国大学培养一大批的世界级的精英人才。”    

来源:新华社 2015.04.10    

原文: 上海交大教授倪军讲述中美创新体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