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中国大妈”不成熟 但是不容忽视

04.08.2014  10:53

  从抄底黄金、到热炒比特币,再到各地的看房团,“中国大妈”来势汹汹地闯进了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多个领域,以至于有海外媒体把“中国大妈”视作撬动世界资本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发明了“dama”这个有中国特色的英文词汇。

  最近,在东城区某商业中心门口跳广场舞的老年艺术团使“中国大妈”再次成为市场人士热议的话题。二十米开外一家银行网点为艺术团赞助了一些乐器,而艺术团跳舞时则在附近的树上拉起横幅,上面写着某某银行和艺术团“与您共舞财富人生”。

  很多人就此认为,这家银行就是想借“广场舞大妈”为自己打活广告,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办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的情况则是,相比不确定的广告效果,银行首先看重的是这个40多人的“大妈”(也有少数大叔)群体本身。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通过专属客户经理的热情服务,艺术团的很多成员都已成为这家银行的金卡客户,有的人甚至把全部积蓄都转到这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在“大妈经济”的热潮中,银行与“广场舞大妈”结缘可以说是顺势而为。“中国大妈”作为当今社会颇具能量的消费势力和家庭财富掌控者,重要性正日益凸显,无怪乎有人说,“得大妈者得天下”。

   事件

   广场舞大妈”受银行青睐

  东城区这家老年艺术团是社区老人们自发组成的,从最初的十几人到现在的40多人,走过了六七年的时间。这个艺术团的成员最小也有50出头,最大的有70多岁,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退休警官,有知识分子,有老板,也有教师和大夫,大部分是女性。艺术团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以红色怀旧为主题,吹拉弹唱样样都有,自创的红色舞蹈服装道具非常出彩。近几年来,艺术团每晚7点半到9点半除了雨雪天气,都雷打不动地在这家大型购物中心门口的广场上活动,并吸引了一些铁杆粉丝。

  购物中心一层有一家股份银行的支行,离老人们的活动场地也就二十米的距离。团员郑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家银行有一个客户经理专门与艺术团联系,热情地推荐了一些收益不错又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我们很多人现在都是他们的金卡客户。”后来他们达成协议,银行为他们提供两个扬声器和口琴等一些乐器,艺术团则每天活动时打出与银行有关的横幅,宣传银行。

  郑先生说,自从银行与他们“接上头”后,大家买理财产品都会想着这家银行,有些老人甚至把全部积蓄都转到这家银行买理财产品,“安全放心,收益也比存款高多了。

  除了这家有合作的银行,马路对面另一家银行也看上了这个活力四射的老年人团体,他们也派出一名客户经理与老人们接触,希望他们多到自己的网点看看。

  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对银行来讲,“广场舞大妈”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她们有钱有闲,掌控家中财政大权,对投资理财也非常感兴趣。相较于股票、基金等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较低,符合偏爱稳健型投资的大妈们。此外,相较于男性,女性容易出现感性判断,被客户经理说服购买产品的概率较大。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朱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所在的支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妈”明显多于“大爷”。他自己的客户中,“大妈”所占比例占了近七成。不少“大妈”都在多家银行开理财账户,每天都会对银行产品货比三家,一旦手上有闲置资金,就会果断出手。

   回顾

   黄金、比特币、网贷“大妈”全追

  实际上,真正让“中国大妈”名扬世界的还不是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

  去年4月15日黄金大跌后,华尔街大鳄们出手做空黄金,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大妈”们在五六月黄金价格大幅下滑时,用10天时间狂扫市值1000亿人民币的300吨黄金,几乎是华尔街投多少,“大妈”们买多少。

  在这种对赌中,金融大鳄高盛率先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因抄底黄金而一战闻名,被外媒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dama”一词,来形容“中国大妈”对黄金市场的影响。

  但2013年黄金全年跌幅接近30%,创下30年来最大跌幅,虽然“中国大妈”赢得了黄金,但持续走低的行情使得大妈们账面出现巨额亏损,黄金投资的热情也逐渐冷却。

  黄金之后,又有消息称“中国大妈”转战比特币市场。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曾有统计,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中国大妈”现身比特币江湖。

  比特币的泡沫破灭之后,“中国大妈”又马不停蹄赶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据某网贷平台公布的2013年下半年理财数据显示,在2013年下半年,该平台40岁以上群体投入的平均理财金额为20685元,完胜其他的年龄群体。融资谷资本集团发布了一份行业报告则显示,其旗下网贷理财平台近三成理财人群为40至59岁的中年女性,虽然30至39岁的人群占据了46.53%,但大妈群体的平均理财金额是30至39岁人群的2倍,是30岁以下群体的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