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代表在2019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代代华理人秉承着“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努力拼搏,让华理朝气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执教30年”教师代表黄发荣老师、“青年英才校长奖”获奖者刘润辉老师、“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奖教师吴婷老师,分别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2019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三十年教书育人,一辈子良师益友
黄发荣 材料学院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是第35个教师节,恰逢1989年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工作三十周年的纪念日,学校在此举行庆祝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们大家的心情都异常激动和高兴。作为参加活动的一位教师,我在此想说几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
首先,今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好日子,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很开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从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康”已成为耳闻目睹的现实。很幸运,我们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这一伟大的变化历程。
其次,本人应该感谢华东理工,是华理培养了我。我1979年考入上海化工学院(这是华东理工的前身),进入复合材料(当时称玻璃钢)专业学习,在田佩星、程学弘、谢维章等专业老师的指引下,进入复合材料专业领域;1983年考上研究生,在李世瑨先生、王雪秋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完成硕士、博士学业。1989年留校工作后,我在焦扬声先生带领下从事国防新材料研究,至今仍在他们指引的方向上不断前行。
再次,我还得感恩华东理工,是华理工给了我做教师的机会。教书育人成了我的神圣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成了我终身的职责。当我走上教师岗位,就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每时每刻不敢有丝毫懈怠,先行先知先会成为我的努力方向。我从图书及科研中汲取养分,在课堂上传授科学知识,在科研中指导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同时也从学生中获得力量,锻炼并提高了自己。我热爱这份职业,不知不觉已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走过了三十年,在此要对一直帮助、支持我的领导、同事与学生说一声“感谢”。
回顾这三十年,收获有之,感慨良多。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本人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不为外面的精彩世界所诱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低调做人,执着做事,坚守清贫和平凡,专心于平淡而富有魅力的教学与科研。同时,在学校支持下,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例如,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与同事们一起,创新研制开发了多种新材料,并在国家工程上得到了应用;首次为我校获得了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创立了特种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三十年的教师经历让我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必须甘于奉献的职业,只有舍得奉献,才可能成为一名受人爱戴和尊敬的老师。教师用自己的奉献,成就众多学生的梦想;而一个个学生梦想的实现,又可成就国家和民族事业的辉煌。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青春无悔。
如今,我们已年过半百,在教师岗位上整整工作了三十年,然而,我们决不居功自傲,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为华理的建设再尽绵薄之力。
今天很高兴,遇到刚进校的青年教师,你们是华理的未来,你们恰逢改革开放新时代,有机会有挑战,望你们珍惜教师这个神圣职位,发挥华理“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努力工作,为华理的腾飞和祖国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奋勇勃发,做新时代爱国荣校的科研人
刘润辉 材料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第35个教师节,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今天的会议。作为一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青椒”,在座的各位有不少是我当年在华理读书时候的老师和学长,在此发言,我内心很是忐忑和激动,也想讲一点自己回国、回母校任教5年来的真实感触。
每当节日来临,除了庆祝,我们更会追忆和缅怀。近代的中国和中华民族饱受磨难,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开启了富强繁荣的时代。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要感谢无数的英烈和先辈用青春和生命给我们创造的和平安定和繁荣幸福。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呼唤和培养青年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回顾过往,自1952年建校以来,一代代华理人负重前行、顽强进取。要感谢所有的华理前辈,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华理的今天。我本人虽然在华理任教仅仅5年,却从18岁起就跟华理结了终生的缘分,包括在基础教育学院的2年,整个学生时代在华理待了7年,这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永远留在华理园的我最美好的青春!作为华理的校友,我也有理由为人才辈出的母校感到自豪。我们学校还有大量的、在科教领域辛勤奉献的老师,今天会场就有很多为华理辛勤工作30年的老教师,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审视当下,中国要从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需要世界一流的科学与技术作为坚实后盾。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反复和明确提出,中国科研要集中精力做好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要努力做出开拓性、系统性研究和颠覆性成果。这对我们这些年轻科研工作者来说,是殷切希望,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年轻教师要自我要求、自我加压,要按照国际评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学术界生存,在科研上有生命力。我们课题组努力按照上述要求开展研究,目前,已经获得了NCA聚合制备多肽化合物领域的颠覆性成果,建立了对水分不敏感、摆脱手套箱依赖的快速NCA聚合方法。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并入选了2018年度华理首届十大学术进展。
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大创”和培养研究生,我接触了相当数量的学生,惊讶地发现,我所接触的这些学生中不少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对什么感兴趣,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要特别强调和关注对学生人生理想和个人兴趣的启发和引导。可喜的是,通过努力,我们课题组已经初步形成了追求更高人生理想、享受科学乐趣的文化氛围。连续2届,从我们课题组走出去的本科生,全都拿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名校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我也倡议,各位老师,无论作为研究生导师、本科班导师,或是任课教师,都能够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有更高的追求,尽早发掘和发现他们个人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提升科研能力。这在引导学生争取更高个人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是为华理培养和储备更多有望成为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相信华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华理人的责任。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第一。我们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勇担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学生;我们也要启发、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追求个人兴趣,努力抵抗物质的诱惑,有勇气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也希望通过我们培养的学生,将科学的精神传承下去,更加发扬光大。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努力塑造自身高尚的灵魂,更要坚持培养具有高尚灵魂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们承载着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的责任,更肩负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新一代的华理人一定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勇担重任、锐意进取、不断突破。
谢谢大家!
初心铭记,做一名有温度的思政工作者
吴婷 体育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来自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名基层一线辅导员。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4个年头,2019级也是我走上辅导员工作岗位迎来的第15批新生。从迎新到毕业,对于一个辅导员,需要同时处理的是100多名同学的四年,但对于每一名同学来说,大学的四年只有一次,“对每一位同学的四年负责”就是我工作的初心。
思政的温度源自于内热,焐热的是人与人的温度。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由于是学院唯一1名本科辅导员,我需要随时在2个校区、4个年级、360度的思政工作中任意切换。有时,我自嘲是“首问窗口”“全职保姆”“救火队长”,负责着100多名同学,就如同守护着100多号燃炉,不时的需要这里加点炭,那边扇扇风。但辅导员就是用这样不间断的关注与持续性的关爱,维持着思政工作的温度。
同学们遇到问题了,第一时间拨通的是我们的电话,同学们需要帮助了,首先看到的是我们的身影,同学们受到挫折了,耳边响起的是我们的鼓励……辅导员也因此被称为同学们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思政的温度恒久在责任,点燃的是思想与思想的温度。
十多年的工作中,我陆续接触了“85后”“90后”“95后”,又迎来了“00后”。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不同代际的同学们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又带着共同的迷茫困惑。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政的痕迹、育人的责任,不应该浮止于表面,更需要碰撞于思想,触动在心灵。
形势与政策课后,与同学们继续交流课程的感想与体会,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星光,我感受到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这一职责的分量。面对思政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考验,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常学常新”中保持思想的高度,引燃育人的火花。
思政的温度升华于使命,传递的是信仰与信仰的温度。
大学之为大,就在于授业解惑中引导学生遵循大道,实现大志。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负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要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做懂理论的实践者,会实践的理论者,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将自身燃烧到“沸点”,育人铸魂,传递信仰温度。
奋斗在新时代,今天的青年学子就是明日的中流砥柱,承载着国家建设的当下与未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我,一位基层辅导员的思政温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