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台“救命机器”逐步覆盖申城机场、轨道交通站点

11.09.2015  10:25

原标题: 310台“救命机器”覆盖机场、轨交站点

  9月12日(周六)是第16个“世界急救日”。记者昨天从市红十字会获悉,本市试点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公益项目即将启动,310台“救命机器”将逐步覆盖申城机场、轨道交通站点。

  据介绍,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家庭,而当专业急救人员赶到施行除颤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院外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资料表明,致命性室速或室颤发生后,若在20-30秒内迅速除颤,病人几乎100%得以幸存,而10分钟后治疗,生存率则低于10%。“时间就是生命”是心脏猝死患者抢救最直接的体现。在人口密集公共场所设置AED是国际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几年提出提案和议案,认为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从维护公众生命安全、完善减少意外伤亡的城市安全设施着手,在公共场合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以方便公众及时施救。

  市红会将在机场、轨交站点以及社区红十字服务站试点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等现场急救设施设备310台,同时加强以急救技能为核心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将培训内容从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扩大到心脏除颤。据了解,首批轨交站点包括世纪大道站、2号线浦东机场站、磁悬浮机场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