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仅5天故态重萌 上海市郊黑中介有恃无恐

27.02.2016  06:59

  东方网2月27日消息:2月18日,本报解放热线刊登《节后求职谨防“一条龙”欺诈陷阱》的记者暗访,披露了本市几家黑职介藏身商务楼内,先在58同城、百姓网等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钓鱼”,然后要求求职者前往指定医院“体检”,再以各种名义收取保险费、办卡费等欺诈求职者的不法行径。

  18日当天,静安、普陀、闵行三区相关部门立刻分头查处涉事黑职介。可是仅隔5天,当记者再次前往事发商务楼内时,发现一家黑职介还在同一间屋内,另一家则悄悄挪到了楼上重操旧业,“生意”依然红火。

  “黑职介”为何禁而不绝?求职市场的浑水真的就无法澄清吗?

   回头看,黑职介死灰复燃

  报道见报后,静安区职能部门当天给记者书面回复,称“街道在涉事场所增挂宣传横幅,提醒求职者通过正规途径求职;同时增派协管力量在涉事场所附近巡查。区人社局在全区开展整治非法人力资源中介专项检查行动,切实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林顿大厦、金城大厦“回头看”,发现现场并无横幅,也无协管队员踪影。1221室曾是黑职介的窝点,记者重访发现门外“总公司人事部”招牌不见了;可室内,求职者填写简历、前往指定医院体检……骗人老套路还在一遍遍上演。

  记者又以民工身份来到金城大厦。听到记者要找1218室“总公司人事部”,底楼监控室内走出一便衣中年男子,让记者填了姓名及联系方式后,称可去1723室。1723室门口无标识,记者从走出来的民工口中得知里面有招聘。而先前被曝光的1218室黑职介门口则贴着一张纸,上书:公司开会暂不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这些大厦是如何出租房屋的?物业又是怎么管理的?上海新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林顿大厦物管处工作人员表示:去问租售中心。在保安指点下,记者分别来到815室乘星行行销服务机构和1115室金旦房地产经纪事务所。对方皆称是房产中介,个人租房只要身份证和钱就行。环顾室内,相应的证、照都没公示。

  金城大厦所属的上海万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同样要记者去问708室租售中心“怎么租、怎么管的”。

   职能部门之间衔接有缝可钻

  市中心不同黑职介不约而同地指定求职者到距离颇远的虹桥医院“体检”,两者间有勾连吗?

  闵行区卫计委回复称;该区卫监部门2月18日下午对虹桥医院突击检查。该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服务方式中核准有健康体检,不过医院负责人称,从未主动和招工中介进行招工体检合作。

  次日下午,区卫监部门与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再次与院方警示谈话,告诫对方在健康体检服务中不得与非法劳务中介勾结,用招工体检或入职体检欺骗务工人员,一经查实坚决严肃依法处理。院方再次表示,没与劳务中介签订过任何招工体检或入职体检协议。

  区卫计委为此建议工商牵头,公安等部门联手调查。让记者疑惑的是:在静安区最初的查处行动中,已有部分黑职介成员落网,本报已做公开报道。闵行区为何不能及时联系静安方面,从中打开突破口?上述建议实际价值如何?

  入职体检与办理《健康证》有无具体区别?体检市场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规范之处?原因何在?记者向市卫计委发了书面采访提纲,但有关部门回复中无丝毫提及。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今年2月16日前,市卫计委官网上的《健康证》办理机构名录的最新截止时间,尚停留在去年3月30日。

   市郊黑中介更有恃无恐

  与散藏于市区商务楼内的黑职介相比,市郊大型工厂附近的黑职介,更是明目张胆,有恃无恐。

  2月23日下午,松江出口加工区2号门外南乐路上,记者看到游荡着大批穿便衣的“达丰人事部经理”,进行工厂直招。记者希望看看多位“经理”的工作证,皆遭拒绝。

  茸江路沿街低矮破旧的房子外,多竖着“达丰特定报名点”、“达丰指定招募处”招牌。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内,一张办公桌后坐着一、两名工作人员。两侧墙上则挂满了招工信息。

  不到15平方米的“大众人才招聘市场”内,桌上大叠名片统一显示“达丰招募中心QSMC 人力资源部杨经理”,地址却是“三浜路58弄2号”。记者指着“内部直招、无需费用,厂有返钱,直接打卡”的招牌,称找工作。对方要记者先交100元报名费。记者问:不是免费吗?对方笑记者少见多怪:进厂后会报销还给你,这还不算免费?现在报名,还能赶上分配好宿舍……

  “大众”的斜对面是一幢多层大楼。二楼“松江人才市场”的外墙上“政府主导公益平台免费招聘”的招贴十分醒目,可室内找不到应公示的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简章、营业执照(副本)或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和受用人单位委托的证明以及职业中介机构营业执照、中介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信息。

  这家“公益平台”仍要求职者缴纳50元介绍费,接下来还要体检、面试,办理工作卡……每道关都要收费。

  当地人称上述“黑职介一条街”已存在多年,有过整治,但始终难以断根。

   记者手记

  强化群众意识,填平求职陷阱

  据统计,仅春节长假后至2月22日一周内,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有关黑职介的投诉就有30起以上。整治乃至铲除黑职介的生存土壤,需要劳动保障、工商、公安、卫生等多部门联手行动。

  不可否认,有的部门遇到一些交叉事项、疑难问题,首先是千方百计钻法律缝隙,以证明与己无关;如确系有关,也是多方抠理由说明自身仅属配合部门;实在要当头,往往又翻出自订的规定,百般推托,为其不主动作为寻找合理的借口。

  依法履职和强化群众意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依法履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要杜绝求职市场屡禁不绝的招聘陷阱,有关职能部门显然应更加主动,跨前一步,积极联手,查漏补缺,只有自身不跌入“依法不作为”的陷阱,才能最终填平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