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机关创新推动解决社会治理难点问题

12.11.2015  13:2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从今天起,本报政法·司法版开设“展望十三五·政法创新”专栏,重点报道政法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和做好政法工作,推进政法工作理念提升和体制、机制、方法创新,与时俱进做好执法司法工作,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际行动、有效举措、新鲜经验。

 

  □法制网记者 周斌 文/图

 

  11月5日,中央政法委召开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和做好政法工作,把创新贯穿政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奋力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近年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伴随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以及社会治理难点问题增多等情况,各级政法机关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推动社会治理难点问题解决的创新,善于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

 

   人防技防破解管理难题

 

  四川省成都市怡福社区曾是个没有门卫、没有物业、没有管理组织的“三无院落”,是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最薄弱的地方。为扭转治安较乱的局面,成都市给像怡福社区这样的院落加装了与租住人口信息关联的门禁系统,强化人防和技防。前段时间,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刚到怡福社区出租屋落脚,就经群众举报被警方抓获。

 

  我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高位运行。做好流动人口落脚点的出租屋管理,成为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中国必须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为此,各地积极探索以出租房屋管理为重点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拥有1430万流动人口的广东深圳,通过推行房屋统一编码制度,“一户一码”,以“静态”的房屋管好“动态”的人;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公租房运营公司回租闲置房源的方式,由公司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统一公租给辖区内的企业员工,从源头杜绝群租房带来的治安和人口管理隐患。

 

  当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流动,在促进社会效率的同时,也使防范打击犯罪的难度加大。面对这一情况,各级政法机关发挥好职能作用,会同有关单位建立部门、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职能衔接机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去年,我国快递达140亿件,成为世界第一快递、物流大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寄递物流,干起了违法勾当。

 

  10月22日,公安部等15部门决定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顿快递物流行业,全面落实寄运物品先验视后封箱、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邮件快件X光机安检制度。

 

  云南省瑞丽市位于中缅边境,毒品运输猖獗,物流寄递行业一度成为境内外贩毒分子走私运输毒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为遏制这类犯罪,当地推行物流寄递业100%实名制,邮寄快递、托运货物必须出示并登记身份证。之后,当地公安机关从物流快递渠道查获的毒品量不断下降,去年全年查获毒品量仅相当于2011年的46%。

 

  前端治理保障公共安全

 

  9月1日,湖北省公安交管局约谈了12家承担危化品运输和旅游客运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责令他们限期整改,原因是12家单位所属车辆存在较多交通违法行为。

 

  大货车大客车严重交通违法问题,一直是交通安全管理难点之一。湖北警方疏堵结合,盯路、管车、查违法,对承担交通运输职能的“大户”,湖北省公安交管局协调安监、交通等部门,约谈主管单位负责人,做好事故防范和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目前,湖北已连续30个月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持续下降。

 

  道路交通、消防和危爆品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和危爆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基础上,查找前端治理中带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律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源头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

 

  浙江省宁波市是液体化学品集散地,全市有危化品运输企业129家,平均每天超过2500余辆次满载危化品的大货车行驶在宁波辖区道路上。

 

  为落实危化品运输100%全程监控,宁波首创危化品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建立智慧物流系统,对车辆充装信息、车辆行驶状态、驾驶员以及车辆状况全方位24小时实时监控,做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和行驶轨迹全程可视化、透明化、可控化。

 

  除了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处置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各地政法机关全力开展灾后救援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及时获取预警性信息,依法查处制造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加强对受害人家属的服务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稳定人心,防止转化升级。

 

  联动执法打通网上网下

 

  手机显示“网购订单退款”,其实是网络诈骗。近日,山东省安丘市的刘某就这样被人骗走银行卡内的所有钱。安丘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接警后,迅速启动金融单位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冻结相关账户,为刘某追回被骗钱款。

 

  网络诈骗仅靠公安机关单兵作战,打防控效果欠佳。安丘市公安局与法院、通信、银行四方联动,成立“反信息诈骗中心”,实现网络诈骗犯罪第一时间锁定涉案账户阻止交易、第一时间阻断涉案电话瘫痪其通讯、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上网下问题交织叠加的特点突出,各级政法机关坚持网上治理和网下管理相统一、依法治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专门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统筹,构建维护网络社会安全新格局。

 

  6月1月,公安部推出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执法机制,至今已有189个省市公安机关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在微博、微信、百度贴吧集中上线,开展网上巡查执法、警示教育、服务群众、公开辟谣、线索传递等工作。对发布违法信息的网友,情节轻微的,网警及时通过私信或“@”的方式“拍肩膀”提醒制止,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理。

 

  针对现实生活中因经济下行,劳资、债务、商品房交易等纠纷多发的情况,各地政法机关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并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渠道,让更多纠纷在诉讼渠道之外得到有效化解。

 

  对于诸如非法集资等损害群众利益、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但又屡打不绝的违法犯罪,各地政法机关协同银行监管部门,研究解决信息不灵不畅等问题,建立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依法处置非法集资问题。北京、湖南等地推动建立打击非法集资媒体宣传联盟,开通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微信公众平台等,增强群众识别和防范能力,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势头。

 

      法制网北京11月1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