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前瞻未来设计学科发展

01.10.2017  07:13

          每年的金秋十月,同济大学都将与中国乃至全球的设计学界、业界共同迎来一场盛事——同济设计周(Tongji Design Week)。今年是同济设计周连续举办的第六个年头,将于10月9日拉开帷幕。在今年设计周开幕的前夕,我们专访了同济设计周的发起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一起来听听他如何解读同济设计周,以及今年设计周的亮点。

          问:2012 年同济开始举办设计周,到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当时举办设计周的初衷是什么?第一届刚起步时邀请到了哪些著名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当时有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或者挑战?

          答:2012年我发起“同济设计周”,主要考虑是结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前沿研究,为设计学学科搭建一个每年定期举办的、具有国际学术水准的、前瞻和引领学科发展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一方面,希望呈现当今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最前沿的设计思想、理论和实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在设计研究、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领域的中国思考和中国做法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左起)诺曼、弗里德曼、惠特尼在2014年同济设计周“新兴实践”会议上

          同济设计周从2012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就得到了国内外设计学界的积极支持。诺曼(Don Norman)、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曼齐尼(Ezio Manzini)、弗里德曼(Ken Friedman)、惠特尼(Patrick Whitney)、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柳冠中、许平、蔡军、何人可、徐迎庆、方晓风等国内外大咖纷纷前来捧场。我觉得他们来,主要是觉得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做事。有趣的是,很多老外,后来都陆续加入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学院的建设者。

很多外籍专家从外来者变成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建设者

          问:设计周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设计教育趋势等是怎样结合的?

          答:同济设计周每年都有一个主题。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设计周是和学院的发展节奏同步的。所以设计周的主题往往是学院发展和世界设计学科发展两种状态共鸣的结果。比如2014年9月,学院教学楼框架初显,设计周取名为“新空间”,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学院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指设计疆域的拓展。

诺曼教授在2015年同济设计周

          与设计周的主题相比较,设计周的主论坛“新兴实践”设计研究与教育大会(简称EPC)的主题,会更加具有连续性。这个主题往往是和学院对学科发展的思考紧密相关的。比如2012年的主题是:“设计的价值、工具和实践”;2013年的主题是“开放时代的设计教育”;2014年设计周,我和弗里德曼、诺曼、斯塔珀斯(Pieter Jan Stappers)、武特(Ena Voûte)和惠特尼等学者一起发起了“DesignX”倡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佐证的视角来思考设计如何对复杂的社会技术体系产生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影响。那一年EPC的主题就是“发展中”。2015年,第一次DesignX工作会议在设计周举办,EPC的主题就是DesignX 里的一个重要议题:“行动主义”。2016年EPC延续了DesignX的讨论,把“在复杂世界中的设计”作为大会主题,并在全球范围征集设计案例。2017年的EPC以“社会世界”作为主题。而2018年的EPC会议,将以“技术世界”作为主题。

2015年同济设计周上举办了第一次DesignX会议

          问:听说从今年开始,同济设计周正式成为上海设计周的学术周,同济设计周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谈到影响力问题,您觉得每年一届的同济设计周给学生、老师、学院、学校,以及设计领域、教育领域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答:事实上,每年的同济设计周同上海设计周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一直是上海设计周的首席学术合作伙伴,连续深度参与了多届上海设计周的策展工作。作为上海设计周学术周的同济设计周,一直以世界水准的学术水平和优质的参会体验为特征。

2016年同济设计周期间举办的B3动态影像双年展

          我个人一直倡导以“自下而上”“学生驱动”的方式来组织设计周的方式,设计周主要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开放的、轻松的、高质量的、深度的学术交流平台,一般都不设开幕式,也鲜有领导致辞等环节。除了EPC等少数的活动是由学院主推的,其余的大多数活动都是由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驱动的。是他们自身有教学或者研究成果,要通过这个平台和世界交流,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学院的任务。由于学院师生的踊跃参与,同济设计周的活动每年基本都有四五十个活动。

          学院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会议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由于经验等原因,学生驱动的会议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开放学院”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也是同济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同济设计周对设计教育界的影响,则可以很清楚地从参会人数和参会者的质量可以看出端倪。同济设计周现在已经有了国际性的声誉。比如由于会议本身的吸引力,2015年DesignX工作坊,绝大多数的学者都是自己买了机票来同济参加讨论的。同济的很多大事,比如我们与爱思唯尔合作的 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 就是在这个平台发布的。

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

          问:今年设计周确定的主题与“一带一路”相关,能不能就此展开谈谈您的想法?

          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全球高度关注。2017年同济设计周的主题确定为“新世界 New World”。这首先是指设计的疆域拓展。设计的角色、使命、方法和工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设计的对象也已经拓展到关系的设计、交互的设计、服务的设计、系统的设计、组织的设计、机制的设计等,设计从仅仅作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一个环节,拓展到了对系统和全流程做贡献。“新世界”的第二层意思,是设计文化的多元化。本次大会将特别邀请来自南美、非洲、东南亚、中欧等地区的新兴国家的设计思想者、教育家和实践者,与西方主流学界和国内学界的学者一起交流碰撞。希望在西方主流设计文化以外,同济设计周这个平台能够把对未来设计的探索和对未来文化、未来经济、未来社会的探索连接在一起。一方面为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启“一带一路”创新设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我们认为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众多发展中国家在运用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工具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过程中,有很多智慧、经验和知识值得交流和分享。因此,本届设计周将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以此来鼓励教育工作者关注、发现和开拓新领域,站在传统设计领域的同时,敢于探索新领域,从战略思考的角度,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与呼应,并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落实。

          问:今年的设计周有哪些亮点?

          答:今年设计周在国庆小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幕, 在为期两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将围绕“新世界 New World”这一主题,举办包括EPC在内的国际学术会议、工作坊、展览、论坛、论坛等20余场学术活动,邀请世界知名学者、国际非营利性组织负责人、实践家、艺术家和设计师等,以及特别是来自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分享他们的见解与实践。

          有趣的是,今年EPC中,惠特尼、弗里德曼等大咖一样会如约而至,但他们这次没有登台演讲的机会。他们主要担当的角色是观察员,也就是对发生在“新世界”的设计现象进行评述。我相信,过去一直由西方主流学界主导的设计文化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而中国、上海、同济,就是深入感知和参与这种变化的风口浪尖之一。

参加2016年同济设计周的部分嘉宾

让我们一起“”见未来,

10月9日—10月28日,同济设计周见!

了解2017年同济设计周更多精彩活动欢迎关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官方网站:http://tjdi.tongji.edu.cn/

微信公众号:tongji_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