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拍卖数万服务费有去无回 正规拍卖事前不收费用

08.11.2015  18:12

  一张100元人民币的错版币,拍卖行称有人愿出178万元天价收购,但收购过程却“无端”中断了,付出的2.5万元服务费拿不回;两幅所谓的明清“古画”,被文化传播公司叫出220万元价格,但事先要交4万元基础服务费,怎知鉴定是假,4万元迟迟拿不回。近日,本报接到多名读者来电、来信,反映艺术品收购、拍卖中的猫腻。

  那么,正规的艺术品收购、拍卖,是否要付出这些所谓的服务费、鉴定费、宣传费呢?记者展开调查。

   错版人民币要178万元收购

  姚先生有一张100元人民币的错版币,他通过网上找到了一家拍卖行。拍卖行称,有买家愿意出178万元的高价收购这张错版币,于是,姚先生兴致勃勃带着错版币,与拍卖行签了合同。

  按合同,买家将支付50多万元的人民币给拍卖行作为收购定金,如买家反悔,这50多万元定金拍卖行与姚先生平分。但前提是,姚先生要支付服务费5万元左右。姚先生一时拿不出5万元,于是,拍卖行承担了其中的2.5万元。

  回家后,姚先生兴冲冲等待这张错版人民币的收购,但拍卖行却一直没有动静。姚先生多次向拍卖行询问,对方称,买家已将50多万元定金打过来,但因为一些问题,后续购买资金一直没到位。姚先生无奈,只能一等再等,怎奈几个月过去,买家还是未购买。

  “我的2.5万元服务费一直在拍卖行,这岂不是押给了他们?”姚先生很着急。记者致电该拍卖行,工作人员称,因为后续买家确实资金上出了状况,所以几个月来未完成购买,目前,姚先生还在合同服务期内。他们会与姚先生协商,妥善解决此事。

   赝品明清古画要220万元收购

  童阿姨是一户人家的保姆,识字不多。她手里有两张所谓的明清“古画”,被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称有买家要出220万元收购。于是,童阿姨就与文化传播公司签订了合同,付了4万元基础服务费。后来,文化传播公司又称,经鉴定,她手里的两幅“古画”是赝品。之后,童阿姨就陷入漫长的维权之路,她的4万元基础服务费至今未拿回,而当初与她联系的业务员早已离职。记者联系这家文化传播公司,对方称,他们会与童阿姨协商,使她的损失降到最小。

  最近,关于艺术品动辄几百万元天价收购、拍卖的事件层出不穷,到头来,收藏者的艺术品不仅没被收购、拍卖,反而损失了几千元、几万元鉴定费、服务费、宣传费、保管费等。本报日前就报道单先生有一块普普通通的鹰洋银元,价值最多几千元,艺术品展览公司却称可以通过公司委托鉴定,如果是真的,就以100万元收购,但要先交1.5万元鉴定费。单先生当即交了8000元鉴定费,结果银元不仅未被收购,连鉴定费也“打了水漂”。

   正规拍卖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就此,记者咨询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管理人士,对方表示,如果藏家有艺术品要拍卖,拍卖公司会有专人来鉴定,只有符合条件的艺术品,才会与藏家签订拍卖、收购协议。正规拍卖公司在拍卖前不会收取任何鉴定费、服务费、宣传费、保管费等。只有等拍卖成功了,拍卖公司才会收取藏家10%左右的佣金。如果流拍,不收取藏家费用。

  业内人士建议,藏家如有艺术品要拍卖、收购,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拍卖公司,切莫贪图所谓的高额价格,被骗取了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