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公众微信平台】这位支教大学生手绘了127篇日志,随后孩子们的变化出乎她的意料

09.03.2016  09:22


在很多人眼中,支教生活充满了泥和土。不过,华东理工大学学生陈敏媛用127篇手绘日志告诉大家,支教生活也可以填满诗和画。 

2015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定西支教团团长陈敏媛来到甘肃定西一个海拔3000米的美丽山村支教,从支教的第一天开始,她每天用一幅画来记录和描绘支教生活。至今为止,127张手绘图片,详细记录了一位大学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第一教育”平台节选发布其中的部分手绘日志,这些日志萌意十足也温情满满,原原本本地记录和展现了支教生活的酸甜苦辣。更让陈敏媛惊喜的是,绘画不仅改变了她自己,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能量和改变。

简单朴实的手绘支教日志为何触动人心?或许这些年人们看了太多悲情助人的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支教日志的出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其实,做公益的本质绝对不是自我牺牲式的助人,而是用自己的能量去挖掘每个人内在的能量。就像陈敏媛,心怀美和爱,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日子过成诗、过成画。


人物档案:

陈敏媛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定西支教团团长

2013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期间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000小时

陪伴68位临终患者平静离开世界

数十个分享会特邀嘉宾

精彩中国说》演讲节目全国十二强

目前在甘肃贫困山区支教一年

2015年8月,陈敏媛来到甘肃定西一个海拔3000米的美丽山村支教,成为了乡村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美术、书法和写作。

那里用的是窖水,每周只能下山去洗一次澡;那里冬季严寒,达到零下三十度,室内靠烧煤炉取暖;每天,她一大清早就要起床上早读课,要自己劈柴捡煤生火,然后备课、上课,每餐饭都要自己动手做;放学后,来回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去学生家里家访是家常便饭。

但是陈敏媛说:“我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泥和土,也填满了诗和画。

从支教的第一天开始,陈敏媛每天用一幅画来记录和描绘支教生活,并给它取名为“敏媛的支教日志”。127张手绘图片,详细记录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第一天上课的陈老师能量满满

  几天之后,陈老师觉得自己变成了“千手观音

  陈老师的教育反思

为了让学生爱上学习拼音,陈老师就手绘了一个拼音挂图

在孩子们的“保驾护航”下,陈老师第一次滑雪

陈老师的第N次家访,这次是徒步8公里

  遇到困难时,陈老师就给自己打气

支教的第100天,陈老师忍着膝盖疼痛家访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像童话的世界

支教的过程中,陈敏媛发现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对于自身的价值感,同时,还是走进他们内心的一扇门。

刚刚接手班级的时候,陈敏媛发现班里倒数第一名的学生虽然学习有困难,但是很有绘画的天赋。

于是她送了学生一本画画的本子和一套彩笔,让他每天把发生的事情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日记,每天陈敏媛都拿着他的画,让他讲述画中发生了什么。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个学生开始有了变化,每天他都会写作业,上课也变得认真了起来,还会积极发言,每天早读课他都会拿着作业本和画去找陈敏媛。

而陈敏媛也会邀请全班同学为他坚持写作业鼓掌。她慢慢发现,这个学生的性格越来越开朗,和班上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于是,陈敏媛决定为孩子们建立一个阅读和艺术的空间——彩虹绘本屋。她通过自己的力量募集了2000多本儿童绘本和一万多元的资金,同时,她自己也开始大量阅读绘本、设计阅读和艺术课程。

今年3月底,彩虹绘本屋就将建成,孩子们将能够在里面自由地阅读、绘画、创作。

两大卡车的包裹来到了山村

孩子们有御寒的衣服啦

孩子们用绘画表示感谢

在陈老师的影响下,山区的孩子们爱上了艺术和绘画。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绘画创作,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他们的天赋和能力,陈敏媛希望为孩子们筹办一场画展。

今年五月,支教团将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他们举办一个“故事绘”山区儿童艺术作品展,他们的作品将被很多的人看到。

在陈敏媛看来,只要心怀美和爱,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日子过成诗、过成画。当自己内心是满的,就能很自然地帮助和影响到其他人。

这一年的支教,并不是说我去帮助扶持他们,而是我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关于善良、关于爱、关于艺术、关于美、关于梦、关于奋斗。这颗种子会慢慢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即使这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再陪伴在他们身边了,这颗种子终究能够指引他们去更好地生活。”陈敏媛说。



    原文来源: 第一教育公众微信平台   |  发表时间:2016-03-05   |  作者:第一教育公众微信平台
    原文链接: http://www.wtoutiao.com/p/11bvo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