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开出"任务单" 带着教材试卷回家过年

19.02.2015  13:23

  “杨院长,数学和英语是西藏亚东中学的薄弱学科,我带来了当地的教材和历年试卷,请你们帮我把把脉。”昨天,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亚东县中学校长兼亚东县教育局党总支书记夏时勇拎着12本教材和厚厚的一摞试卷,来到了普陀区教育学院“求药方”。

  分析教材出模拟卷、为西藏老师开展远程培训……回到“娘家”,夏时勇一口气给普陀区教育学院的教研员们开了一长串“任务单”。尽管比大部队晚回沪,还要比大部队早进藏,但他心里始终惦记这群西藏孩子,连过年也不忘为提高当地学生的成绩而奔走。

  夏时勇所在的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工作联络组,共派出教育援藏干部11名。除了西藏外,38名上海第八批援疆教师,也来到了祖国南疆的土地上,援藏、援疆老师正书写着“上海传奇”。

   送给西藏孩子“见面礼

  一年半前,夏时勇怀揣着责任与憧憬,踏上了这片雪域高原,担任亚东中学的校长兼教育局党总支书记。当时的亚东中学教学质量从地区第7名下滑到第13名,生源数量也急剧减少,地区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没有到该校报到。

  夏时勇还记得,第一次踏进亚东中学,正值中考。一些陪考家长在学校垒灶煮茶,搞得都是烟气,校园里满是垃圾。于是,他带头捡垃圾,发动全校师生进行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是他送给西藏孩子的第一个“见面礼”。

  整理环境不难,难的是育人育心。

  来到亚东中学后,夏时勇对照学校教师的照片,硬是把难记的藏族教工的名字都背了下来,并找他们一对一访谈。

  在当地,教师的业绩考核存在“大锅饭”现象,因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打破“大锅饭”,夏时勇拿出有限的援藏资金,制定了一套教师考核激励方案,“老师们若是干得出色,考评通过后,给予一定数额的年薪奖励和升职空间。”待遇高了,老师也跟着动了起来。

   一年听课记录写了20本

  除了奖金激励,夏时勇抓起了老师的校本培训。

  他调查发现,亚东中学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可利用率极低——120台电脑“”在电脑房“睡大觉”。这样好的设备为何不用起来?夏时勇开通了校园网络,每位老师配一台电脑。他还上传了精品课件、名师教案等诸多教学素材。这样一来,办公室聊天少了,钻研教案的多了。为了鼓励老师用足资源,夏时勇别出心裁想出“按件计酬”的法子,老师每上传或下载一个课件或资源均奖励一元钱。

  为了抓课堂,夏时勇在亚东中学推行“推门听课”。“听课,我们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当地老师却很‘感冒’,甚至会赶走听课老师。”不过,夏时勇坚持开展全校公开课比赛,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期必须开一节公开课。这一年来,他每天坚持听课,平均每月听30节课,仅仅听课记录就写了满满20本,共计300个课时。

  2014年中考,在日喀则地区23所中学里,亚东中学的中考成绩从2013年第13名跃升至第4名。

   把头脑奥林匹克带到西藏

  在上海第27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OM)上,7位来自西藏亚东中学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到老,学到老》令人眼前一亮。这是西藏首支参加OM的队伍,这7位藏族学生俨然成了赛场内外的“小明星”,他们的节目还荣获了特别奖和三等奖。

  “是我们的上海校长,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带到了西藏。”学生旦增卓嘎说。原来,夏时勇发现,西藏学生学科学习能力虽然弱些,但动手和创新能力特别强。可惜当地学生的课外活动很少,除了上课便是自习,于是他便把一些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的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式引入学校。为此,夏时勇还与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连线,每周开展一次OM网络教学。

  这几天,夏时勇手机里的西藏亚东中学教工教育QQ群,一直响个不停,关于年后学校工作的讨论仍在继续。对于夏时勇来说,他的西藏情结,已存心间;他的援藏故事,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