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囡普遍提前“长大” 发育较十年前提前半岁

07.08.2015  11:48

  5岁的丁丁(化名)躺在妈妈怀里撒娇,妈妈却满脸焦虑,原来最近两周,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吃惊地发现,丁丁的胸脯开始鼓胀起来。是不是性早熟?日前在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的内分泌门诊,丁丁提前“长大”的秘密终于揭开,原本是妈妈在高温天给孩子润肠的两大罐蜂蜜惹了祸。

  除了性早熟的孩子们,上海的孩子普遍提前“长大”了!儿中心专家组在最近结束的针对上万名孩子的调查中发现:上海女孩发育年龄平均约9.5岁,男孩平均约11.5岁。

   发育较十年前提前半岁

  “我女儿11岁就来初潮了,是不是因为食物的问题?”这是儿中心内分泌科主任王秀敏每天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对照自己这代人的青春发育进程,许多家长看到孩子身体上的变化,都有点担心,但是去医院咨询后才知道,这些都是正常的。

  儿中心专家组在调查中发现:和10多年前相比,孩子启动发育的平均年龄几乎提前半岁。上海女孩平均在9.5岁开始出现明显的或进行性的乳房发育,随后在一年半到两年后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平均在11.5岁睾丸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孩子发育提前了,不仅仅在上海。全国多家儿童内分泌治疗中心联合调查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究其原因,众多儿科专家坦言,现在的孩子营养太好了,天天摄入高蛋白食物,饮食中高热量食物的比重明显增加。

  虽然发育年龄提前了,但是从目前学术观点来看,性早熟的年龄判断标准依旧没有变化。很多家长对性早熟十分在意,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发育倾向,就急忙带着孩子往医院跑,经常有家长把“性早熟”和正常的青春期发育现象混为一谈,很多家长根据“自己当年的发育年龄”作参照,来定义孩子的早熟,一旦发现孩子比自己当年发育的时间早,就认为孩子“早熟”了。对此,儿科内分泌学的定义是: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在10岁以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以前睾丸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称为性早熟。

   5岁女孩吃蜂蜜致性早熟

  “兜兜6岁10个月,胸部开始发育,也就是常说的有了性早熟迹象。”兜兜妈妈说:“我尽量在兜兜面前压抑自己低落的情绪,每天晚上等她睡觉后,再爬起来在各大网站搜索性早熟的原因、症状、检查方式、治疗方式……我不想让兜兜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谈‘性’色变。”在内分泌门诊,兜兜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到医院来检查。和同龄人相比,她个子并不高,略微有些发胖。兜兜的妈妈正在等待骨龄检查结果,一脸茫然,“早熟让我很意外,胸部发育后身高还能有多大增长空间?随之而来的会不会是经期提前和青春期早至?这些都让我十分焦虑。

  进入暑假,几大儿科医院的内分泌门诊最为火爆。来自上海儿科医院的数据显示,7月该院专科门诊量增长幅度十分明显,其中内分泌科门诊量猛增,是原来的3倍——就诊性早熟、矮小、肥胖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的患儿最多,高峰时一天的门诊量高达600余人次。而在儿中心、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候诊区域同样爆棚。

  “现在来内分泌门诊就诊的1/4是性早熟的孩子。上午专家门诊看了33个病人,8个病人被明确诊断为性早熟。”王秀敏说:“让我惊讶的是,5岁女孩丁丁比同龄孩子个子还要小,但是两侧乳房都超常‘长大’了。

  经过医生诊断,丁丁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最近天气炎热,孩子火气大,几天才大便一次,就给孩子吃了两大罐五六百毫升蜂蜜,却没想到提前促进发育。幸好,还没影响到骨龄。由于可能是蜂蜜引起的假性性早熟,医生建议丁丁不要再吃蜂蜜,多喝水,多做室外运动。

   男孩性早熟较少但更隐蔽

  在内分泌科门诊,丁丁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女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发育是常常看到的,而男孩性早熟相对较少,但是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另外,由于男孩发育通常是以睾丸增大为起始标志,家长尤其是爸爸们由于工作忙,很少陪孩子,往往忽略孩子已经发育了。青春发育后有时会出现骨龄加速或提前,影响孩子的成年身高。很多男孩直至16岁,家长发现孩子身高只有1.5米,才想到去医院检查,骨龄早就闭合了,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医生建议,男孩的爸爸尽量定期陪孩子一起洗澡、游泳,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性早熟不仅能引起儿童心理自卑,让孩子觉得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是个“异类分子”。比如有些女孩夏天也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而这些孩子往往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来源:解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