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自动体外除颤仪设置公益项目

20.06.2017  01:33

      日前,上海市红十字会设置在机场和地铁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成功运用,挽救了两位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在为生命被挽救喝彩的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的社会公众参与现场急救的意识和技能正在逐步提高。今年2月17日陆家嘴地铁站工作人员为一名心搏骤停的女白领进行了心肺复苏,使女白领成功生还;5月2日,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局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取用AED并参与了加拿大籍患者的抢救;5月8日,两位上海市民在江苏路地铁站为一名心搏骤停的美国籍男子进行了心肺复苏;6月12日,蒋女士在世纪大道地铁站为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并使用AED进行除颤。

      急救技能的普及和AED项目的推进为公众参与现场初级急救提供了可能。2015年9月,上海市红十字会与上海市应急办联合启动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置公益项目,目前已在全市公共场所累计设置AED超过650台,主要设置在地铁、机场、购物中心、旅游景点、体育场所等人流密集或心搏骤停高发的场所。今后市红十字会将在试点设置AED的基础上,与市急救中心共建AED地图,加强AED的管理和项目宣传,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进行AED设置,不断扩大AED设置范围。

      急救技能的普及是AED项目成功的关键。自AED项目启动后,市红十字会进一步加强心肺复苏和AED操作培训,累计对AED落地单位培训超过3万人,并在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和救护师资培训中也增加了AED操作的相关内容。而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有研究显示救护技能水平在6周-3个月之内就会逐步下降,因此及时地参与复训是公众能够参与现场急救的保证。上海市红十字会根据相关规定,对红十字救护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训。今年,市红十字会将组织对机场、轨交等已设置AED场所的工作人员分批进行复训,并根据机场、轨交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培训的范围。

      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上海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2008-2010年,市红十字会在各区政府、市卫计委、市教委等支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市政府实事项目的1260名师资培训、11.8 万名红十字救护员和104.6万人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目前市红十字会系统已基本形成年普及培训40余万人次、救护员培训万余名的长效机制。

      为了不断扩大急救技能普及范围,市红十字会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在每年开展的本市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中,把应急救护培训作为初任培训的重要内容;与市教委联合探索建立在高校新生军训中建立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的长效机制,并逐步提高学校的覆盖率和参与的学生人数;与市公安局共同组织入伍新兵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急救技能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统一实施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今后,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不断提升红十字会培训能力和水平,以满足公众的培训需求。并将通过媒体宣传、公众体验日活动等方式动员公众主动参与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和复训,让每一位社会公众在面对他人危难时都能够有心有力的伸出援手,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带来应有的温度。

 

(上海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