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坚持”为引领,推进浦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15.06.2016  18:22

浦东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坚持“抓强项”与“补短板”相结合,以“三高”农业为定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六个坚持”为引领,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的示范区”。至2015年底,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73.9%,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85%,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42元,实现了两区合并时制定的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排名进一步靠前,在全国153个示范区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一,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坚持将统筹城乡一体化与示范区建设相融合

浦东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区合并后,新区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更加凸显。区委、区政府坚持将示范区建设与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将畜禽退养、家庭农场培育、促进纯农地区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创建等示范区建设中与与城乡一体化相关的内容同时列入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中同部署、同实施,并作为区委、区府重点工作进行有力推进。

二、坚持规划先导前瞻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区制定了《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比全市面上提前3年完成相关创建指导的工作任务。在“十三五”规划体系中专门安排编制了“三农”发展专项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指导、“三高”农业为定位,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发展定方向、定基调、定路径。功能布局方面,在“5+6+1”功能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打造“一带、一心、一区、十园”的功能布局。科创中心创建方面,将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纳入张江科技城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布局,重点集聚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智慧农业和种源农业,打造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方面,注重引进高能级、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引入美国保尔花卉园艺集团、农业育种自动化表型平台等项目,凸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

三、坚持创新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

新区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者”、“排头兵”的使命任务,坚持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工作推进机制方面,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推进小组,在全区层面形成全面统筹、综合协调、分工明确、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投融资体制方面,区级层面组建了浦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的建设平台、投融资平台和功能操作平台,镇级层面组建了15个镇级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加强对镇域内农业资源的整合和投资经营。财力投入方面,创新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管理模式,资金整合项目拨款方式由按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改为“先建后补”管理模式。同时,将资金向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强的项目倾斜。政策配套方面,推行人头、田头、龙头、村头、拳头的“五头政策”和“种、养、转、工、租、改、连、补”的“农民增收八字法”,有力促进了各种资源向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集聚。

四、坚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新区注重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转型。一是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三品战略”。致力于农业品牌打造、品质提升和品种优化,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和“市场导向”转变。2015年,对品牌整合奖补政策进行了修订,进一步促进浦东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销售品牌化。对原有的3个品牌联社进行扩容,并试点组建南汇甜瓜作为第4个品牌。目前,浦东农业品牌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上海市名牌产品18个,上海市著名商标13个。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粮经型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联合的完整农业产业链条。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作为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浦东已有1070人考试合格并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证书》。三是推进现代农业“三化”建设。以专家服务团、教授工作室为依托,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推广。以GIS农用地信息系统为主导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以标准园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进程,创建了1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2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

五、坚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推进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建设社会化服务10大体系。在原有的9大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搭建了为农金融服务平台,与安信农保、邮储银行沟通协调,为家庭农场提供信用贷款,与北京银行合作,为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单位提供以项目为依托的信用贷款。二是规划建设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做强镇级农业服务体系,由区发改委立项支持涉农镇建设为农综合服务中心,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完善为农综合服务。三是支持家庭农场配套设施建设。在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的基础上,编制了家庭农场粮食生产配套设施用地规划,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开辟了用地通道,解决了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

六、坚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以生态立农的发展理念,促进农村地区成变为城市的后花园、生态屏障和精神家园。一是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指导2014年市级示范村(周浦镇棋杆村、书院镇塘北村)编制创建规划方案,推进4个村(航头牌楼村、新场果园村、祝桥新如村、大团赵桥村)申报2015年市级示范村。二是推进畜禽养殖减量和退养。为减轻环境承载压力,新区2015年启动了畜禽退养工作,制定了《浦东新区畜禽养殖业减量及布局调整实施意见》,明确了“至2025年,从目前的75.6万头出栏标准猪减量到17.2万头”的工作目标。三是减少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建立了2个蔬菜基地农业废弃物处置示范点和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水稻秸秆还田面积比例达到95%以上。四是加强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签约率达到100%,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107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之一。五是落实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窝棚整治的任务指标,完成拆除新增窝棚114个,总计面积2620平方米。调控来沪务农人员20244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下阶段,浦东将坚持科创兴农、提质富农、生态立农、改革强农,做到“三个融合”:一是生产生态融合,把农业从生产功能逐步向生态功能转移;二是一二三产融合,赋予农业旅游、体验、教育、娱乐、养生等多种功能;三是农村与城市融合,把城市的资金、人才、科技、创意等要素引入农村,让城市居民能充分体验到农村的优美生态、乡村风貌、特色民俗,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融共通、要素交换。促进浦东的农业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农村环境将更加优美、农民生活将更加富足,城乡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为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