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水务建设 构建区域人水和谐

03.12.2014  01:20

全面推动水务建设 构建区域人水和谐     —— 闵行区 2013 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计监测报告(水务篇)   闵行区地处上海腹部,中心城区偏南,是上海中心城区向西南延伸的重要发展轴及向长三角扇面辐射的咽喉,是上海西南的交通枢纽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是上海市饮用水源保护地,是上海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生活休闲区,是保有江南传统水乡文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黄浦江、苏州河、淀浦河、大治河等重点骨干江河穿城而过,水资源总量充沛。全区境内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2013年闵行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努力推进水务工程建设,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我区人水和谐的水环境面貌。 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要求, 制定完成了《闵行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方案,并以闵府办发[2013]45号文正式下发。制度中的“三条红线”涉及执法监督、水功能区监管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管等工作正有序开展。将2013年全区的一般工业用水计划控制在750万立方米以内(市指标为780万立方米),并全部落实到各取水单位,完成年度目标。围绕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功能区划要求,创建节水型小区、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工业园区共35家,同时,对3所学校、7个小区开展了节水培训,广泛传递爱水、护水理念,深受学生、居民的欢迎。 二、河道综合治理体系逐步深化 以增加河道调蓄容量,改善水质,营造和谐、优美、生态的环境为目标,有序开展河道综合治理。一是加快推进区级骨干河道水系建设,俞塘三期(北沙港~北竹港)及春申塘、周浦塘等河道整治工程有序推进。二是配合重点区域建设,积极推进小涞港(国家会展段)、淡水河一期、七宝蒲汇塘及周边水系等整治工程,按计划完成了虹桥枢纽周边水系整治工程。三是战斗河(杨树浦港~北横泾)整治工程以及吴泾、梅陇、颛桥、马桥、江川5个项目区中小河流专项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年度既定目标。 三、水务民生项目扎实推进 为减少道路和区域积水情况,完成了19处防汛积水点和5座排涝泵站改造任务,防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修编了全区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人员转移专项预案,开展防汛、排水、水闸操作等专项演练及防汛安全大检查。全力以赴防御“9.13”大暴雨和“菲特”台风的侵袭,快速有效地处置马桥、江川等地区黄浦江沿线防汛墙出现的险情,对积水严重的道路、小区及时组织抢险救援,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29个小区近103.77万平方米的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华漕、颛桥、梅陇等镇及部分城中村的小口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已近尾声,新建管道15.8公里,切实提高了我区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 积极推进华漕、梅陇、浦江村庄改造范围的33条(段)村宅河道整治和173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管道敷设工程,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四、水务设施长效管理水平提升 今年,在水务设施养护管理工作上着重突出一个“精”字。做到精心准备,加强应急处置能力;精工细作,确保设施运营正常;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各类管理细则和应急预案,沉着应对污染、抢修等突发事件,确保快速有效处置;二是完善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制度,制定了《闵行区公共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实施意见》(闵府办发[2013]76号)。实现市政排水管道养护全覆盖,累计养护排水管道1503公里,在全市排水管道养护考核中名列第一。完成6座排水泵站“6S”标准化改造目标,泵站运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三是建立健全四级河道巡查机制,加强样板段河道的养护工作,对全区星级河道全面进行巡查。深化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累计打捞绿萍、垃圾等51747余吨;四是加大水务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力度,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对虹桥、莘庄、七宝、梅陇和古美范围内的淀浦河、漕河泾港等5条段市级河道实施市场化运作,9个街镇的河道绿化和设施养护也已通过招投标由专业公司负责实施,同时积极做好区级河道市场化养护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水务工程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 、截污治污体系进一步完善 完成了浦江、马桥旗忠等大型居住社区的污水排水配套工程,有效解决大居污水外排问题。完成马桥铁路北侧地块2.57公里污水管道建设任务;对30个居民小区约196万平方米实施了雨污水分流改造,有效改善雨水积水和污水冒溢问题。 2 、生态河道整治扎实开展 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游”为目标,完成8条(段)中小河道疏浚任务,有效减少河道底质污染;有序推进友谊河、丰收河等共4条(段)长约6.79公里的生态河道治理,新建生态护岸逾13公里,开挖疏浚土方52万立方米,通过河道疏拓整治、污染源截流治理、岸坡植草种绿、水生动物放养等人工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措施,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