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以人为本,推动兄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2.11.2015  17:23

     

 

      编者按: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同济大学以培养卓越人才为己任,10年来,学校敞开怀抱欢迎来自对口支援高校的学生,为他们的学生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同济已经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第二母校。此外,学校还通过与受援高校分享教育教学资源;与受援高校联合开展第二课育人等,为受援高校学生带去了优质教育服务。

           

            一、联合培养学生,同济是第二个母校

          “转眼离开同济大学已经两年,每当回首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心中便有千言万语。同济的两年对我来说是一段百感交集的心路历程。从最初挥别母校的惆怅,步入陌生校园的忐忑,对昔时朋友的怀念,到一天天的熟悉、一天天的融入,两年的时光,我已完全融入同济,成为同济的一份子。”这是井冈山大学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吴公平的话,他在2011年和他的几十位同学一起幸运地作为联培生到同济大学学习两年。

2015年,同济大学-井冈山大学续签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

            吴公平得益于同济大学在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中实施的“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两校共同探索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新模式(2、3年级在同济大学,1、4年级在井冈山大学学习)。10年里,我校共接收了井冈山大学19个专业302名本科生来校学习。与此类似,同济大学还接收了宜宾学院5个专业81名学生、新疆大学12名硕士研究生来校联合培养。

同济大学与宜宾学院签署合作培养本科生协议

          井冈山大学校领导指出,与同济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井冈山大学的办学声誉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在省内外吸引了一部分优质生源。井冈山大学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同济大学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联合培养学生在同济大学的良好表现,对于其它同学也是具有正性影响,特别是联合培养学生返校后,同济大学对他们的塑造,对其它同学更是起到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井冈山大学校风的提升。近三年,井冈山大学每年都有400多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其中不少录取在同济大学。

2006年,井冈山大学召开赴同济大学联合培养动员会

          同济大学积极帮助联培生适应新环境,增强认同感、自豪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学校对联培生实施趋同化管理,联培生插入普通班级,统一管理,无论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班主任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地进行关心爱护。同济老师们给这些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井冈山大学2008级生物技术专业江明杨回忆写到“我是作为联合培养学生加入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班学习的,班上学生虽少,然而学院里的老师却着实不少。学院对于我们本科生的教学十分重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同一门课程,可能同时会有4-5位老师来教,每一位老师只分担一部分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内容。”他说,“在我确定考研目标,我选择了费俭教授的模式动物实验室;费俭教授是我目前接触过的感觉最Nice的一个老师了,为人风趣幽默,内涵大度,很替学生考虑。除了费俭老师,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杨桦副教授,她十分潇洒、笑容很迷人,自诩乐天派的我碰见她也是自愧不如。杨桦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不仅教会了我很多实验技术,而且从原理入手给予了我很多的理论指导。在我备战考研的那段日子里,她一直支持和鼓励我,无异于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直到今天,当时学习的许多实验技术都能派上用场,对我的帮助不言而喻。同济就是我的第二母校”。

联合培养学生在同济

            二、输血式合作,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因此,课程是构成大学的最基本元素。如何让受援高校快速提升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要提升教学水平。因此,除了必须聚焦受援高校师资水平、学科建设外,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受援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输血式”帮扶。

            为了促进兄弟高校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济大学积极通过组织教学研讨、短期课程示范、远程视频授课、精品课程视频开放、毕业设计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受援高校教师充实教育理论、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授课技巧、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比如2013-2015年,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先后在同济大学、井冈山大学和宜宾学院举办了3届对口支援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研讨会,为受援高校教师分享了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和经验,实现了校际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先后派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王珂、刘宏伟、王桢栋到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短期示范授课;派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臧笛到宜宾学院进行双语教学示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谢振宇为新疆大学师生作了远程视频讲座。

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研讨会

2011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王珂(左一)在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短期示范授课

2014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臧笛在宜宾学院进行双语教学示范

2015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谢振宇(右一)在同济大学为新疆大学师生作远程视频讲座

            在不定期开展讲座与交流基础上,双方创新工作思路,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井冈山大学“同济学术周”、新疆大学“同济讲坛”等。至今,“同济学术周”已连续举办五届,“同济讲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新平台整合了专场讲座报告、名师示范教学、专题学术研讨、管理经验交流等多项内容,集中展示学术前沿理论、科研创新思路、教育教学方法、管理理念与方式,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拓展教学科研合作渠道,促进受援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有效提升。

校长助理胡展飞教授在大理大学作报告

邵龙宝教授在九江学院作报告

         

            三、分享第二课堂,与同济学生共成长

            同济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注重通过第二课堂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在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方面,同济大学通过和受援高校共建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创新竞赛、联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努力促进受援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同济大学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帮助指导受援高校或与其联合共建近百个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依托这些共建基地,双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2006 年,同济大学与井冈山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就“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行动计划”进行磋商,讨论推进第二课堂育人

            从2008年开始,组织开展“同济学子走进宜宾学院”活动;2010年5月,和井冈山大学“网上团支部”成立,架起了两校青年学生交流新平台;2012年3月,新疆大学建筑系与工程管理系毕业班80余名学生到同济大学参加毕业实习;2011年5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邀请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师生来校参加国内最大规模的建筑类高校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建造节”;2012年6月,井冈山大学承办第八届江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同济大学对其成功举办给予帮助;2013年11月,在同济大学推动下,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同济与井冈山大学联合建成土建类综合测量实习基地,截至2015年,两校测量专业学生混合编组在该基地连续3年开展暑期联合实习实践活动;等等。此外,学校不定期为受援高校提供各类高水平学生竞赛活动信息和资料、邀请受援高校学生参与相关专业竞赛、组织业内专家对受援高校学生参赛作品进行悉心指导,帮助受援高校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五年井冈山大学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奖1000余项。

2015年6月,第七届“同济学子走进宜宾学院”实践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是推动大学生了解社会、提升专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有效方式,在对口支援中,同济大学和相关高校通过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师生达3000余人,有力促进了两校学生的进步,增进了友谊。

            200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井冈山学院医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传媒学院50余名学生联合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江西省吉安市天玉镇开展送医送药实践活动;2007年7月,两校师生共同开展了井冈山生态环境联合考察,这次考察活动聚焦于井冈山地区的饮用水类型及其现状调查、赣江吉安段水源地调查、井冈山生态环境调查,考察结束后共同编写了《井冈山生态环境联合考察报告》。两校学生均表示在考察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井冈山大学李彩刚同学在感言中写到:“我们考察队全体成员紧张而有序的完成了各采样点水样的监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济大学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精神。感到很多地方值得向同济大学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实验态度,学习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他们的科研精神!”。

2006年7月,两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江西省吉安市天玉镇开展送医送药实践活动

            井冈山大学具有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对口支援启动之初,同济大学和井冈山大学就确定了“三个行动计划一台戏”的总方针,“一台戏”就是要通过艺术再现方式,将井冈山精神作为红色育人素材打造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为落实这一援建方案,同济大学向井冈山大学提供全面帮助,两校共同将初具雏形的《井冈山》舞剧打造成一部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史诗。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院师生自2006年起历时5年,投入100余万元,组织强大力量和阵容,在演出和再创作中不断对音乐、舞蹈、灯光、布景等进行修改、提炼和升华,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节目进行整体包装,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剧目质量、舞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济大学舞蹈专业3 届10 余名学生亦参加编排及主要场次演出。

两校专家研讨《井冈山》制作方案

我校教师薛航(左)和研究生林暐在井冈山地区实地采风,为制作音乐剧做准备

2010年6月28日至30日,《井冈山》在科技部连续演出3场,万钢部长(三排中)与参演师生合影

2010年7月1日,《井冈山》在教育部演出,袁贵仁部长(二排中)接见参演师生代表

2011年9月9日,《井冈山》举行百场演出庆典

                    自2006年公演以来,该剧已演出189场,观众20万余人次。节目受到省部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成为两校对口支援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和井冈山大学的一张名片。